创新工作方式 用心化解矛盾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9-05-09 阅读:243
创新工作方式 用心化解矛盾
——记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曹丽
记者 陈美群
身披法袍、手持法槌、运用法典、裁决公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法官是神秘而神圣的,但法官背后的辛劳却鲜为人知。记者近日走进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曹丽的办公室,正值中午休息时间,但曹法官和两名书记员却还在忙碌着,正在为下午的开庭做准备。
曹丽,出生于1984年,2007年7月毕业于南阳理工大学法学专业,当一名法官是曹丽从小的梦想,2008年12月她如愿以偿成为威宁县人民法院书记员。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曹丽十一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创新工作方式 贴心服务百姓
近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增强,民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民事审判任务也日益繁重,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矛盾的难度增大。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送达难成为制约法院工作的主要瓶颈。外出务工人员大多远离受诉地法院,经济较困难,难以承受往返开销。
针对以上难题,曹丽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在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微信建群视频的方式进行庭前调解。
“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针对一方或是双方当事人在外务工,且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我们通过电话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通过微信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材料,并借助微信平台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曹丽说。
利用微信调解案件,不但便捷,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既能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使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诉讼不便的问题。
4月25日刚刚调解处理的一件借款合同纠纷案,曹法官就是通过电话和微信平台进行调解的,被告夫妻俩都在广东东莞打工,如果当事人来回跑不仅耽误务工时间,来回的开销也要不少。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当事人程某亮,他对这样的调解方式给了好评,他说:“曹法官很有耐心、人很好,给我们打了很多次电话,并且通过在微信上开视频帮我们及时调解好这起借款合同纠纷,给我们节约了不少钱,我们很感谢她”。
据了解,自2017年至今,曹丽已借助微信平台成功调解20余件民事案件,部分在外务工的案件当事人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履行了调解书约定的义务。
爱岗敬业 用心化解纠纷
“百姓利益无小事,小事不理成大事”这是曹法官的工作准则,正因为她深深爱着百姓,深深爱着她的本职工作,所以她十一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爱岗敬业。
书记员沈丽谈到曹法官时连连称赞:“曹姐在工作中很认真,跟着她学到很多东西。在生活中她很接地气,对我们很关心,很亲切,和老百姓能打成一片,大家都叫她‘和事佬’。”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曹丽在工作中对书记员要求严格,注重办案团队建设,在办案过程中和书记员配合默契,这也很大程度提高了办案效率。
“曹姐业务能力很强,对我们要求严格,把替当事人化解矛盾摆在首要位置,以调解为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书记员陆平龙说。
据悉,由于曹丽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县人民法院评为优秀员额法官。
调解、开庭、写判决书……这是法官最平常的工作,也是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最真实的工作写照,记者在短短的几小时里所看到的仅仅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却已经感受到法官的辛苦与不易,从庭前调解到法庭判决,再到送达执行,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都凝聚着法官无数个日夜付出的汗水和智慧,他们肩负着公正司法的神圣使命。
“我们要求每一位法官要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案件,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曹丽同志在工作中做到了,她不仅兢兢业业,办案能力也很强。”威宁人民法院第九人民法庭庭长申平华说。
曹丽作为基层员额法官,与她带领的审判团队一起携手并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法官“定纷止争”的工作职责,默默无闻地为辖区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据了解,自曹丽工作至今承办了各类案件1000余件,其中2017年承办189件,2018年承办228件,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主角,法官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尽心尽责,用热忱和真诚去触摸百姓的安危冷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曹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