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10

与“最美护士”张丹走近临床一线

作者:沈光勇 卯升林 时间:2019-05-10 阅读:238


 

张丹正在查房

  张丹,女,威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2011年8月至今8年,她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参与并成功开展了“有创动脉压监测”“可调整创口大小造漏袋”等医疗创新技术。2016年,荣获“毕节市护理技能竞赛”重症医学组二等奖;2016年,荣获威宁人民医院“优秀职工”称号;2018年,荣获“威宁人民医院5.12护理技能竞赛”三等奖;2019年,荣获市第一届“最美护士”称号。
  她用实际行动呵护着每一个生命,也呵护着她所拥有的这一神圣职业。她对生命的敬畏,不仅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对个人职责的简单诠释,更是一个行业为民所向的使命和担当。让我们一起——


  走近这样一个群体,她们身穿洁白制服,头戴燕帽,笑容亲切,举止温婉,对病人嘘寒问暖……
  又见她们迈着轻盈的“凌波微步”,不停地穿梭在病床之间,抬病人、推仪器,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时时面对鲜血、伤痛、死亡……
  从容与紧张,优雅与坚强,这一对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却都可以用来形容她们的工作,她们就是美丽与坚强并存的“南丁格尔”精神的化身,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女护士们。
  走进威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需要穿戴一次性鞋套和头罩,还要在专业指导下洗手并穿上消毒护理服,才允许来访者进入各功能室,不允许接触医疗器具和病人。
  这是因为重症医学科的业务范围和收治对象决定的,该科医务工作者对病人的医护管理水平和标准都很高。
  “奶奶,我现在帮你查血压,你可不能动,不会有事的。你的家人没来看你,不是不管你,而是这里不能让外人进来。”在病床边,护士张丹一边熟练地查看病人体征,一边安慰病重的老人。
  或许,老人已听见她的安慰,或许,没听见。无论重症病人听得见或者听不见,身为威宁人民医院ICU的护士张丹,在临床上总要与病人“聊”几句。
  她总是爱岗敬业、以院为家,并在无数次艰辛付出过后,用一份平凡的担当拥抱着那些原本就该绽放的生命。8年的临床实践,张丹见过很多生死离别,也经历过太多的无悔担当。
  8年护理让她记忆犹新的,却是一位姓李的老爷爷。该患者因肝炎、肝硬化入住ICU,但因科室探视制度的特殊性,老人身边鲜有人陪,加之其身体虚弱、精神低迷,导致医护人员与爷爷交流困难,甚至会引来情绪激烈、恶语相向。
  即便如此,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护理人员,她尽其所能,在繁杂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老人,帮其洗脸、梳头、喂饭、接尿、擦便……
  “我们ICU的特殊性,就是无家属陪伴,病人的吃喝拉撒睡这些小事,都是我们最常见、最细微的日常护理。”张丹说。
  重症医学科简称ICU,其业务范围是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收治对象为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复杂大手术后的患者、大面积烧伤后的患者、需要持续使用呼吸机或CRRT治疗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整个治疗过程,不能有外人介入,要100%防止致病微生物入侵,任何的疏忽不慎造成二重感染,都有可能随时危及重症病人的生命。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张丹在ICU总是悉心照顾病人,尽最大可能让更多的重症病人得到痊愈。在这过程中,她也与康复后的很多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曾有一个病人,她转来ICU时已是术后,一昏迷就是20多天。有一天,我们正在给她做口腔护理,她却醒了,一下了把眼睛睁开,吓了我们一跳……这个病人,在我们这里住了两个多月的样子,康复出院的时候,她又是高兴又是难过,高兴的是身体好了,难过的是要离开我们了。出院时,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在科里为她送行,她和她的家属流下了感激而真诚的眼泪,我们在场的所有护理人员也都哭了。”聊到这里,张丹的思绪仿佛回到当时,眼里满是柔软而靓丽的眼泪,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大爱的诠释。
  不仅如此,张丹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积极参与并成功开展“有创动脉压监测”“可调整创口大小造漏袋”等医疗创新技术。
  “每一次学习都认真细致,每一项操作都专业规范。”这是她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也正因为有了如此的好学上进,一路走来拿了很多荣誉。
  2016年,荣获了“毕节市护理技能竞赛”重症医学组二等奖。2016年,荣获威宁人民医院“优秀职工”称号。2018年,荣获“威宁人民医院5.12护理技能竞赛”三等奖。2019年,荣获市第一届“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
  “临床技能训练,主要的目的不在于获奖,对于我,只想将这些技术很好地运用到病人身上。”张丹说,“比如有创动脉压监测,该技术为我们提供的是比较直观的临床数据,这些数据是医生决定治疗措施和编制医疗方案的基础。而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这一技术的应用,就是在无创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可靠地看到患者的病情变化,让疹疗护理过程更直观、更快捷、更有效果。”
  张丹用实际行动呵护着每一个生命,也呵护着她所拥有的这一神圣的职业。8年来,每天重复着巡视病房,有时候忙得仅仅吃上一口两口饭,就又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继续穿梭着。
  “有辛苦有付出,最后必然会有收获,看到病人健康起来,还是比较高兴的。还有看到抢救成功那一秒钟还是比较欣慰的,所以也要谢谢那些比较信任我们的家属。”张丹说。
  8年来,不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她永远在病人最需要,同事最需要的时候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迎接每个生命的第一缕阳光,用行动诠释“最美护士”的真正内涵。
  “去年元月份的时候,她的产假还没到,但是我们的病人又特别多,科里又很忙。我就电话里头说,张丹,我们太忙了,你可不可以提前回来?接到电话后,她毫不犹豫、二话不说就回来继续上班了。”威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吴芳说。
  在家里,她为人妻、为人母,更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但是为了患者,她却放弃了太多的家庭责任,始终坚守着那一份不变的信念。
  她对生命的敬畏,不仅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对个人职责的简单诠释,更是一个行业为民所向的使命和担当。
  “认真干好当下,不断提升自我。在医疗护理这块,如果有新的技术新的突破的话,我都会认真努力去看去学。争取把学到的护理技术,全部有效运用到患者身上去。”张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