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青春写华章
作者:沈光勇 付立军 时间:2019-05-13 阅读:299
无悔青春写华章
——80后驻村“第一书记”黄胜的一线扶贫故事
记者 沈光勇 付立军

黄胜正在组织村支“两委”商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黄胜正在组织村支“两委”商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五月的石门乡新龙村,到处生机盎然,村庄环境整洁而优美。在村级活动场所,黄胜正在组织村支“两委”对春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热忱奉献。”或许,用这十二个字来总结80后信合员工黄胜的驻村“第一书记”一线扶贫故事,才是他三年多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2012年到迤那帮扶、2015年去石门帮扶,还是2016年3月以来在石门乡新龙村驻村帮扶,回顾黄胜在农信工作的9个年头,年轻而平凡的个人历程,几乎都与扶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自成为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以来,黄胜服从大局、敢于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恪尽职守。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以情系三农的情怀,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一份不平凡的责任;他以扶贫干部的真实故事,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爱岗敬业”。
正是这份执着与干劲,黄胜一路走来,收获了鲜花和掌声。2016年,被省联社评为年度金融精准扶贫“先进个人”;2017年,荣获省联社授予的“农信好青年”称号;2019年,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而他的团队也先后荣获了省联社评选的“2016年度金融精准先进营业网点”,2017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了“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其间,个人及其团队均荣获市、县各类表彰奖励若干。
时间回溯到2016年3月,黄胜受省国资委派遣,进驻石门乡新龙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黄胜只好从头开始,奋力完成一名金融工作者到一名扶贫干部的转型,一时备感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扶贫没有投机取巧,更没有捷径可走。”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更吃苦、更努力,才能让新龙的脱贫工作如期交卷。
“新龙村,是石门乡的深度贫困村,更是全省的深度贫困村,国土面积11.54平方公里。目前,全村425户163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929人,贫困发生率56%,贫困户占比挺大。”黄胜说。
驻村之初,新龙村正在处于基础设施的大建设之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硬化,危房土坯房改造,新农村靓化改造等,该村处处是一个工地的样子,百业待举,百废待兴。
“当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的压力很大,心里也没底。因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常常让人寝食难安,如何让当地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走出生存困境,成为当时摆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面前最大的难题。”黄胜说。(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