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作者:何欢 时间:2019-05-16 阅读:228
在云贵两省交界的牛栏江大峡谷谷底的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有着一段学生艰辛上学的往事:大石头组村子里的小学生就读于谷顶的花果小学,家与校之间是约8公里的艰险山路,路段整体落差1100多米,每天上下学需耗时近7小时,孩子们每天都在凌晨四点多起床读书,上学路异常艰苦。
今年4月28日,村民们全部搬迁至威宁县城五里岗易地搬迁安置点,村里12个小学生在威宁七小就近入学,上学仅仅几分钟路程。孩子们在新家、新教室、新环境,接受更好的教育,开始新的生活。
据悉,威宁围绕近三年易地搬迁安置6.2万人中的1.32万人就学需求,规划中小学(幼儿园)配建项目11个,预计2019年7月可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据悉,近年来,威宁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全力推进教育资源扩增工程、大力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积极开展“校农结合”工作和加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教育扶贫力量。
2018年以来,威宁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1.17亿元,资助贫困学生7.78万人次,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对贫困户有两名同时就读本科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共发放补助资金1505.3万元,严防“因学返贫”。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96万人,贷款金额1.84亿元。确保了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不因贫失学辍学、不因就学加深贫困程度。
不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仅去年一年,威宁就实施了“全面改薄”项目、学前教育建设项目、普通高中项目共112个,总建筑面积9.89万平方米。目前,全县新增校舍面积84万平米,安装计算机2.5万台,配备图书272.3万册。
为使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威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义务和学前教育学校832所,受益学生25.3万人,以“学校+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共赢模式实施,帮扶贫困户585户2893人。
此外,威宁还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招生和技能培训工作,完成中职招生18128人,其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威宁班”1536人,县内职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两助三免”学生310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县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1739名,成为全国特岗教师最多的县。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率6.58%,二本上线率47.38%,600分以上119人,较上年分别增加120人、2551人、85人,教育扶贫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2018年,威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2019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威宁持续加强教育扶贫力度,重点围绕一个引领、两个提升,即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提升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切实实施好“党建+”工程,继续加强办学条件改善、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加强教育扶贫力度和教育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威宁充分发挥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精准对接全县教育现状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加大资助力度,有效解决了因学返贫、因学致贫问题,让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好上学、上好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海拉镇花果村学生在县城新家附近的威宁七小读书,学校距离新家仅500米左右。

石门乡新中小学学生在操场上开展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