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16

玉龙早熟蔬菜抢“鲜”上市

作者:唐爱梅 夏超 赵德从 时间:2019-05-16 阅读:256


 玉龙早熟蔬菜抢“鲜”上市
——玉龙镇发展蔬菜种植助农增收小记
记者 唐爱梅 夏超 通讯员 赵德从


清洗红豆(豆角)上的泥以便装袋

  时下,正是玉龙镇早熟蔬菜新鲜上市的时节。
  走进玉龙镇新民村,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园子接连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就能发现绿叶下藏着的瓜果。
  菜农正忙着采收瓜果,或在地里锄草。
  早上天刚蒙蒙亮,村民许德清就和家人来到了地里采摘小瓜,为了提高效率,他还请了几个工人。
  许德清说:“早上起来采摘,中午抓紧时间打包,下午就能运到昭通市农贸市场上去卖了。”
  据了解,许德清今年种植小瓜、辣椒、红豆(豆角)等蔬菜20余亩,目前小瓜已经进入到盛产期,每天产量可达2000余斤。辣椒和豆角也相应进入到采摘期。
  玉龙镇是远近闻名的“早熟蔬菜之乡”,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得天独厚,所种植的蔬菜瓜果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该镇所产的蔬菜不仅品质佳,且上市时间早,能够提早为当地菜农赚取春收第一桶金,发展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稳定的收入来源。
  早熟蔬菜抢“鲜”上市,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
  许德清介绍:“今年的市场价格比较好,小瓜1.1元1斤、红豆(豆角)3元1斤、辣椒4元1斤。”
  除了采摘2000斤小瓜,还有200余斤的辣椒和红豆(豆角),许德清每天出售蔬菜的收入不低于3000元,待辣椒和红豆(豆角)进入到盛产期之后,每天的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作为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为了更好地管理蔬菜和及时采摘瓜果,许德清还雇了6个工人。
  今年是江顺飞在许德清家蔬菜种植基地里做工的第4个年头。
  江顺飞手脚轻快,做起活来不含糊,当地的几个蔬菜种植大户都争相雇佣她。
  “娃娃在读书,我不放心出去打工,就在附近找点工做,还是不错的。”江顺飞说。
  她在当地务工,每天的收入是80元,早上负责采摘小瓜、辣椒、红豆(豆角)等当季蔬菜,下午就在地里锄草,活还算轻松,重要的是可以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
  年底算账,江顺飞的务工收入超过了2万元,再加上家里也种植了蔬菜,以及流转土地的收入,这几项收入足够一家人开支了。
  除了自己家里种植蔬菜,村民还常常做些零工,拓宽收入渠道,共同增收,这在新民村是常态。
  据村支书赵英举介绍,新民村现种植早熟蔬菜的面积已达2000余亩,覆盖农户200余户,蔬菜品种主要有小瓜、辣椒、红豆(豆角)、茄子、莴笋、大蒜、洋芋等。
  发展蔬菜种植,村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物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现如今走进新民村,路上的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小轿车川流不息,路旁的民房高大整齐、粉刷漂亮,屋内家具齐全、应有尽有,村民脸上神采飞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运输方便,许德清花了近5万元购买了一辆小货车,减少了运输成本,也便于今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
  种植蔬菜近10年,许德清总爱说:“气候好,小瓜早上一个样,下午又是另一个样。”殊不知近年来在发展蔬菜种植的进程中,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上一个样、下午一个样”,越过越红火了。
  近年来,玉龙镇充分发挥气候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调整、农业富民”为战略,完善“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巧打“当季早上市”牌,发展蔬菜种植6000亩,覆盖新民村、和平村、大寨社区、工农村等地,助力当地农户稳步增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