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16

石门乡:产业发展托起群众致富梦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19-05-16 阅读:259


   初夏时节,走进石门乡团结村,成片的紫皮大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在大蒜种植基地里采收蒜薹。
  村支书胡钧溥告诉记者,紫皮大蒜是今年团结村带领群众发展种植的产业之一,共200余亩,涉及农户87户,其中贫困户63户,预计每亩大蒜将为群众增收5000余元。
  据胡钧溥介绍,今年,团结村不仅发展种植紫皮大蒜,还发展种植了585亩马铃薯青薯9号、200余亩巨菌草等特色产业,同时引进养蜂产业,规模达300余桶,带动周边52户群众致富,其中贫困户46户。目前,整个团结村的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群众通过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越来越强。
  家住石门乡荣合村新营苗族小康寨的村民韩普宁,曾是村里一穷二白的贫困户,2018年,荣合村引进广西宏华集团贵州宏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新营苗族小康寨建设了“动车式”扶贫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基地,韩普宁和寨子里的40多户贫困户利用特惠贷、财政扶贫等资金参与入股,成立了石门乡鑫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猪场,并参与养猪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2018年6月4日,该合作社在已建成的1栋猪舍里投养了1000头猪崽,当年养殖出栏1000头肥猪顺利销到贵阳、遵义等地。该合作社不仅自己赚钱,还为入股的40多户贫户分红10.8万元,韩普宁分到了4900元。
  如今,韩普宁在合作社的引领下,不仅脱了贫,还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致富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石门乡女姑村蔬菜产业园,记者看到,一个个早熟马铃薯大棚里,村民们正在为采收马铃薯而忙得不亦乐乎。据大棚管理人员介绍,该蔬菜产业园目前共有1500余个大棚,由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并按照1050元/亩的价格返租给合作社,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指定一个大棚,由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及市场销售,贫困户自行管理,利润按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5:4:1分成,不仅盘活了村产业发展,还为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而团结村、荣合村和女姑村的产业发展仅仅是石门乡发展的典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石门乡牢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并以“111141(1万亩烤烟、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种薯、1万亩中药材、4万亩经果林、1万头牛)”为产业发展方向,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两个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含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全乡产业发展续写新篇章。
  “产业引条路,发展靠自己。”如今的石门乡,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村民们一家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迎来了致富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