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17

盘活资源 助农增收

作者:唐爱梅 罗纱 唐本黄 易忠勤 时间:2019-05-17 阅读:214


 盘活资源 助农增收
——羊街镇交河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助农增收小记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通讯员 唐本黄 易忠勤


杨光华(右)正在指导袁启忠剪枝

 
  时下,早熟洋芋开始采挖。
  走进恒大帮扶援建羊街镇交河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农户正忙着采挖早熟洋芋,大棚里堆满了新鲜饱满的洋芋。
  据了解,该基地由恒大集团援建,共有317栋大棚,其中102栋大棚种植早熟洋芋。
  修建大棚,盘活土地资源,当地农户也就有了务工的好去处,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家住在交河村田坝组的农户黄训惠,已经在基地里务工一年多了,每个月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遇上栽种和丰收的时候,当月的务工收入超过2000元。除了务工收入外,黄训惠一家每年土地流转还有近4000元的收入。
  在大棚修建之前,黄训惠常和同村的邻里一起在附近乡镇找活做,“哪里有活就去哪里”,有的时候务工地点离家远,她们不得不早起,走上一两个小时的路去做工。
  对于她们而言,早起走山路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怕的是没有活做,找不到务工的地方,也就没有了经济收入,而家里又处处需要开支。
  如果不出去务工,闲坐在家里等着庄稼地丰收,且不论油盐酱醋茶,可能连平时孩子上学的零花钱都拿不出来。
  黄训惠说:“家里处处都要用钱,孩子上学也需要零花钱,如果不出来打工,那真是一点收入都没有了。”
  现如今黄训惠在大棚基地里务工,每月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离家又近,方便照顾老人和还在上学的孩子。
  同在基地里务工的杨琴说:“我在这里做工,有事情的时候就来做,没事情的时候我就在家带娃娃、喂牲口。每天70块钱,还算可以。”
  据金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管理的工作人员李旭平介绍,该基地占地面积为230亩,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平均每天可带动20余人就近务工,栽种和采收时节务工人数可达40人以上,务工工资为70元一天。
  此外,该基地覆盖贫困户317户,年底可拿到700元的分红,如果所覆盖的贫困户有土地流转,还可多得300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留守老人等相对困难的群体,我们都是优先录用的。”李旭平说。
  目前,基地采挖的洋芋主要销往贵阳、六盘水、昆明等地,均价在1.2元1斤左右。
  早熟洋芋采挖完之后,这102栋大棚计划种植藜蒿,其余大棚则种植芹菜、辣椒、莴笋等。
  “藜蒿经济利润高、回收率高,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目前我们合作社已经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签订了销售订单,只管种,不愁销路。”李旭平说。
  通过合作社打通市场,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往一线城市,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助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地农户成为直接受益人,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逐渐增收,稳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