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助发展 增收不用愁
作者:卯龙艳 黄骄 时间:2019-05-17 阅读:226
产业助发展 增收不用愁
——炉山镇夯实产业基础助推群众增收侧记
记者 卯龙艳 通讯员 黄骄
初夏时节,走进炉山镇民乐村,随处可见一片繁忙的景象。在该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务工群众有的正在清除杂草,有的正忙着将剩下的土地进行翻犁,准备移栽辣椒苗。
今年以来,民乐村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采取村社一体发展模式种植辣椒200余亩,预计产值在40万元以上,实现务工群众户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带动村里的6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针对我们村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的现实,去年年底,我们发动了村组干部,筹集20余万,建设了这个辣椒示范基地,解决之前我们群众种植辣椒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市场不稳的问题。”民乐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虎介绍说。
据悉,建设该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学,帮助群众赚。辣椒种植基地种出来的辣椒采取保底回收的方式,与安顺市西秀区的一家辣椒收购公司签订了协议,辣椒保底价8角钱一斤,亩产保底2500斤。
民乐村作为炉山镇深度贫困村,群众增收缺乏产业支撑一直是制约当地群众发展的主要原因。今年年初,民乐村村支“两委”积极转变思路,成立了村社一体的民乐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与安顺的一家收购公司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种子及技术指导,辣椒成熟后采取最低每斤8角的保底价格上门回收,确保民乐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内种出的辣椒有地可销、降低市场风险。
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成后,合作社负责组织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到基地内参与种植、管理,每人每天有60元以上的务工收入,解决当地群众增收没有门路的难题。同时,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农户,每年每亩地还有600元的收入。
“我家流转给合作社种辣椒的土地一共有6亩,一年有2400元的收入。现在我又在基地内务工,相当于是按劳力入股,等8月份左右辣椒卖了,可能有2万多的分红收入。”民乐村银光组的村民蔡国香告诉记者。
据悉,下一步合作社将结合民乐村的小区气候的特点,收完辣椒以后,再种一季大蒜,进一步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在优化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面对特色产业带动不明显、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迫在眉睫等问题。炉山镇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促进人民群众增收为目的,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减特定区域玉米种植为抓手,以村(社区)为责任单位,通过发展蔬菜、马铃薯、经果林、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调整农业结构,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在炉山镇乐溪村一片片烤烟地里,绿油油的烤烟长势良好。烤烟一直是乐溪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乐溪村共有61户烟农,计划种植烤烟1050亩,预计实现产值378万元,户均6.2万元。烤烟种植已成为乐溪村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家今年烤烟种植面积是35亩,预计在年底毛收入15万左右,每亩烤烟种好的话应该在4500到5000元的毛收入,每亩的纯收入是在2500到3000元左右。这个季节主要是田间管理,补下烟苗,除下田间的杂草。来年我还想发展种植面积,再增加经济收入,让生活更加富裕。”乐溪村党支部书记、烤烟种植大户龙万禄介绍说。
近年来,划归全县脱贫攻坚第一战区的炉山镇把产业发展作为根本扶贫、长远扶贫的目标,根据当地气候、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夯实全镇产业发展基础,转变群众发展观念,增强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能力,积极优化全镇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