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17

石门乡强化工作举措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赵琴 时间:2019-05-17 阅读:315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石门乡强化工作举措,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石门乡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综合办公室和产业扶贫攻坚组、基础设施攻坚组、安全饮水攻坚组、社会保障攻坚组。每周召开一次脱贫攻坚调度会,集中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派9名乡正式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乡干部中抽调54名精干力量,连同14个省市县选派的第一书记一起,成立14个驻村工作组,按照村(居)人口比例下派驻村干部。
  在各类项目推进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措施,有力推动各类帮扶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实施项目253个,已完工220个,在建33个,进入决算审计145个。脱贫攻坚子基金优化调整后共27个项目,非产业类项目19个,产业类项目8个。
  着力打好“四场硬仗”,精准补齐短板。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通自来水目标;实施全乡电网改造提升工程,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稳定;新(改)建各类道路310公里,中石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从石门到威宁县城将由原来的4小时车程缩短到70分钟;组组通硬化路已全面完成;实施通讯提升工程,4G网络覆盖95%以上。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2016年至2018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588户2566人(搬迁至县城136户656人,其余搬迁至乡集镇和观音山社区)。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按照“1万亩烤烟、1万亩中药材、1万亩马铃薯种薯、1万亩蔬菜、1万头牛、4万亩经果林”的“111114”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定贫困户产业结对帮扶“3211+N”责任目标;为落实每户贫困户单户或入股种植3亩以上经济作物和每村(居)落实1个以上产业基地,引进贵州开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面向全乡订单种植蔬菜。有12个村(居)完成1个产业基地目标,签订订单7000亩。大力推广塘约经验和“三变”改革。全力推进“三保障”硬仗。优化设置17个校(园)点,实现学生就近就地上学;完成卫生院改造,新建和改造11个村卫生室,配齐国家基本药物,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抓实“10+N”个一批就业扶贫,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公益专岗321个,吸纳贫困户就业300人。
  抓细农村思想教育,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建成12个乡村广播站、116个自管委广播接收点不断开展空中讲习。规范乡、村、自管委三级脱贫攻坚新时代讲习所和讲习点109个,开展讲习1000余场次,培训干部群众4万余人次。在民族村寨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以唱苗语红歌等形式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教堂活动。深入苗寨,多次开展苗语宣讲,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石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38户9778人,其中兜底户194户412人。现已脱贫1677户7800人,剩余贫困人口计划2019年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45.97%下降至9.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883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96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