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23

乌蒙深山浪涛鸣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9-05-23 阅读:202


 乌蒙深山浪涛鸣
——威宁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综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文贵

  驻村工作队入户调研、宣讲政策多,在帮助贫困户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方面少。驻村补助发放不及时。群众对帮扶效果满意度不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两委一队三个人”作用发挥不好。
  这是摆在驻村帮扶工作上的普遍问题。为此,威宁对照市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了符合自身县情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敢于“磨刀子、动真格”,扎实开展“四个一”专项治理。
  工作中,威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两委一队三个人”管理培训。按照“实用”原则,将“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抓党建促脱贫等纳入“两委一队三个人”培训内容,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对驻村帮扶工作的全面整顿提升,只是威宁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威宁聚焦三个持续、建强四支队伍、注重五项建设,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不但要抓好,还要抓实。近年来,威宁取得的成效,彰显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
 
聚焦“三个持续”,筑牢脱贫攻坚堡垒
 
  近年来,威宁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堡垒,强力聚焦“三个持续”,确保脱贫攻坚组织全面过硬,确保脱贫攻坚组织坚强力量,确保脱贫攻坚组织绝不掉队。
  为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威宁制定下发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39个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组织委员和39名村党支部书记,到黔西县学习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1348个党支部分别配备1套“五件套”,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同时,为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威宁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问效”的思路,完成了2018年62个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并对近三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回头看”。
  2019年,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发现一个、整顿一个,新排查识别出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整顿完成1个,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
  此外,威宁还持续推进先进村结对帮扶贫困村,坚持按照30%左右的比例确定先进村,扎实开展“先进村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并按照“方便结对、供求对应、能出效果”的原则进行结对,实现了先进村与贫困村“一对一”结成帮扶,并对全县82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建强“四支队伍”,增强脱贫攻坚力量
 
  近年来,威宁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力量,建强“四支队伍”,确保脱贫攻坚战场一线有“主心骨”,有“领头雁”,有“带头人”,有“大部队”。
  建强乡镇干部队伍,确保脱贫攻坚战场有“主心骨”。威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考察摆在干部工作首位,围绕脱贫攻坚大力选拔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提拔重用干部32名、调整交流干部94名。
  建强“两委一队三个人队伍”, 确保脱贫攻坚战场有“领头雁”。威宁全县选派了1586名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工作,实现84个深度贫困村科级干部驻村全覆盖。其中,省直14名、市直64名、县直271名、乡镇607名、大学毕业生315名、农村知识青年315名。
  举办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村干部1321人次。威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对“两委一队三个人”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研判,全县村干部2135名和1586名驻村干部作用发挥总体较好。
  建强农村党员队伍,确保脱贫攻坚战场一线有“带头人”。2018年全县共发展党员1004名,其中农牧渔民704名,占比70.12%。今年,威宁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力度,计划每村(社区)储备8名以上积极分子、发展2名以上年轻农民党员。党员结构不断优化,党员力量不断壮大,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坚强保证。
  建强结对帮扶队伍,确保脱贫攻坚战场一线有“大部队”。威宁还按照“54321”结对帮扶要求,将全县8168名干部职工和1.64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并通过一访认门路、二访理思路、三访上措施、四访见成效的“四访工作法”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同时,通过走访帮扶,为他们解开疙瘩,拧开阀门,疏通血脉,激发心气,让内生动力奔流起来,用干部职工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注重“五项建设”,激发脱贫攻坚活力
 
  近年来,威宁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活力,注重“五项建设”,确保脱贫攻坚有动力、有能力、有阵地、有助力、有合力。
  为了加强村级保障建设,确保脱贫攻坚有动力,威宁全面落实每个村20000元工作经费,将在任村干部正职、副职报酬每人每月提高到3500元、2800元,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在任村干部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并出台村干部廉政津贴发放办法,做到“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相结合,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同时,威宁还把抓党建促脱贫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作为教育培训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确保脱贫攻坚有能力。今年来通过贵州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培训各级驻村干部12期1.13万人次。今年以来通过举办主体班、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干部2380人。
  此外,威宁还注重加强活动场所、集体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建设,确保脱贫攻坚有阵地、有助力、有合力。
  在活动场所建设方面,威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大力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从“建好”向“管好”“用好”转变,建设的46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完工467个,并投入使用。
  在集体经济建设方面,威宁制定下发了《威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每村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和五年计划,通过产业发展型、资源利用型、股份经营型、区域带动型、异地置业型“五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已无集体经济“空壳村”,积累3-10万元的村347个、10-100万元的村232个、100以上万元的村49个。
  在社会治理建设方面,威宁按照“借助扶贫外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工作合力”的思路,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帮扶力量的同时,全面提升“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党组织体系和村民自治体系建设,全县5499个自管委24103个十户一体作用发挥明显,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动群众优势,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