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砥砺前行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9-05-28 阅读:273
乘风破浪 砥砺前行
——记兔街镇新光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李甜
记者 沈光勇
2017年9月,李甜服从组织安排,只身来到兔街镇新光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一场不寻常的脱贫攻坚之战,并一路乘风破浪,砥砺前进。
“家中儿子小,一个刚上小学,一个刚会走路,返回新光的每次别离,两个孩子都会哭着追着,闹得撕心裂肺。”触及一位年轻妈妈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心结,平日里行事果断坚强的李甜,眼里噙满了热泪。
每一次重聚,显得如此珍贵;每一次别离,显得如此剜心。但李甜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自己的阵地在村里。
“驻村伊始,我便一边深入村组走访,熟悉村情,一边苦苦思索该如何帮助村民挪穷窝、拔穷根、闯新路。”李甜说。
驻村之初,她为了更快地适应并胜任驻村工作,深入学习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惠农政策,并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带领群众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况,动员群众主动向贫困宣战。
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群众干事创业能力,培育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进帮扶方式,防止政策养懒汉,并抵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家风、良好乡风、淳朴民风。
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她反复钻研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武装自己,用实践感动村民,咀嚼领会“初心”与“使命”,并及时走村串户摸清村里基本情况,利用农村这个广袤的天地,发挥自身优势,为老百姓出谋划策,为当地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驻村一年多以来,李甜与她的团队坚持把带强村党支部书记,建强村“两委”班子,夯实村级组织作为硬任务、硬指标,抓紧抓实抓好,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认真履行一宣六帮职责,全力抓好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驻村以来,李甜和她的团队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与配合下,采取走村串寨、登门进户的方式,克服种种困难,了解村情民意,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工作,并研判制定工作目标。
“兔街镇新光社区,山高坡陡,生产力低,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占地15.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503亩,辖14个村民小组911户37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7户1065人,已脱贫189户824人,目前还有98户241人未脱贫。”在李甜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段话,这是深入调查的结果。
经过多次入户走访,与农户深入交流,李甜发现,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更有一些农户争当贫困户。针对发现问题,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使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并通过召开村支“两委”干部座谈会、常规工作会议等,商讨研究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
工作中,该工作队积极要项目、促发展,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的状况和存在困难。
2018年3月,向上级争取总价值5万余元的复合肥16.6吨 332袋,为全村贫困户287户及一般户45户共计332户送去春耕备耕物资,解决了贫困户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
今年1月,向上级申请了10万元项目资金,采购9.9万斤青薯9号马铃薯种薯,进行连片种植300亩助农增收致富,惠及新光村700余户。
目前,该村已引进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并签订了购销合同,该合作社以每公斤1元的保底价收购,若按每亩5000斤平均产量计算,预计今年可增收75万元。在得知村民有种花椒和艳红桃的意愿后,该社区积极争取到了花椒树2000亩、艳红桃1000亩的种植计划。
在村级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该社区驻村工作队一边争取单位扶持,一边做好宣传员,讲好“兔街故事”。争取文化活动项目资金2万元,发展村级文化事业;争取融媒体中心解决工作经费2万元;争取广电网络公司“大喇叭”一台,音箱一台,价值2万元;争取电子琴、鼓、平板电脑等文化活动室设备价值2万元。
驻村不忘记者职责,发挥宣传优势为兔街镇拍摄《兔街镇宣传片》《兔街产业结构调整纪实》《绿色养生雨科酒》等大型宣传报道,一年多来共计发稿100余条。
在健康扶贫惠民生方面,李甜主动与同仁医院对接,组织该院10余名医护人员送医送药送健康下乡,为新光社区近300名老百姓免费义诊,获得老百姓极大的赞誉。同时,同仁医院医护人员还为20名老党员送去大米和食用油。
一直以来,新光社区居民多以种植苞谷、洋芋为主,也曾经尝试过种植烤烟,但是大部分地方所种植的烤烟品质并不理想。
经过农业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地自然环境适合芸豆生长。驻村工作队积极行动起来,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后,引进四江源合作社入村投资,进行芸豆连片种植,打造规模化产业。
今年3月,2万斤芸豆种子如期发放到村民手中,该批豆种预计可种植芸豆1300亩,每亩均产500斤,预计可为新光社区增收近195万元。
该社区有野生油茶万余亩,蜜源相当丰富。在走访中,李甜发现在油茶基地附近有许多农户养有蜜蜂,经检测后发现蜂蜜质量较好,属优质蜜,但由于缺乏包装与产品宣传使得价格低廉,蜂农收益较低。下步,将着手为其打造品牌,寻找销路,鼓励蜂农抱团发展。
为了开发利用该社区山野蔬菜资源,李甜还联系了外地蔬菜销售客商来新光社区收购野菜。所收购的野菜均以提前预付货款,保底价收购的方式进行。待野菜收购季结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免费发放菜籽给老百姓栽种,蔬菜成熟后统一进行回购。
通过以上工作,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加强扶志与扶智的结合,努力做到“授人以渔”来发展产业。
“虽然陪伴家人与孩子的时间少了,但人生不能尽善尽美,选择走了这条扶贫路,虽有荆棘密布,但我心无悔。”李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