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5-30

新发乡“八个好”全力贯彻 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

作者:缪轲 时间:2019-05-30 阅读:376


   本报讯(通讯员 缪轲) 今年来,新发乡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聚焦“助农增收”的核心,以“八个好”全力贯彻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积极抓好产业扶贫。
  规划好一批产业。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进一步调整调优产业结构。调减以玉米为主的低效产业14500亩。培育高效特色产业,以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和领导示范点建设为引领,进一步调整调优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共完成经果林种植24500亩(核桃16000亩、板栗2000亩、软籽石榴种植5000亩、大黄梨200亩、蜂糖李300亩、猕猴桃1000亩)。
  培训好一批农民。充分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一有利抓手,通过农民讲习员、驻村干部、联系村领导进村组、进农户、进田间开展培训,全面覆盖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讲习内容涉及脱贫攻坚、三农、教育、医疗、住房、卫生、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目前,共开展讲习650余场次,培训30000人次以上。
  建设好一批基地。党委书记、乡长、副书记、分管副乡长每人建一个1000亩的产业示范基地,每个班子成员和各村“两委”分别建设一个200亩的试验田,充分发挥基地的培训功能和示范作用。
  使用好一笔资金。多元投入、规范高效,充分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发挥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放大资金使用效益。
  制订好一套机制。长短结合、着眼长远,培育一批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立足当前脱贫需要落实一批短平快的产业。高矮结合,在经果林下套种辣椒、小黄姜、黄豆等矮杆作物。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养牛、养猪、养鸡等,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通过养蜂帮助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又为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源。
  运营好一个平台。优势互补、广泛动员,充分发挥威宁县新发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带动好一批群众。机制合理、惠农增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按照6:3:1的分成比例,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赢。
  打造好一支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对机关党支部进行拆、并、建,依照“村支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自治”构架,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将敢于担当、敢闯敢干的党员和能人吸纳到基层组织,多次组织各村支部书记或致富带头人赴毕节、大方、赫章等地学习考察,进一步锤炼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将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