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绽放在彝寨的“索玛花”
作者:王超 时间:2019-06-03 阅读:225
“吃透村情、真抓实干、凝聚民心、共同小康。”这是省人民医院机要科科长袁博到板底乡雄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
自驻村开展工作以来,袁博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帮民致富”的工作宗旨,脚踏实地抓脱贫、依据村情做工作,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了密切党群政群关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阵地,赢得了乡镇领导和贫困村群众的高度赞誉。
进村入户,为群众致富“把脉问诊”
板底乡属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之一,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农业产业支离破碎。
但袁博面对这样的困难环境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她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党和组织的信任、背负着领导的嘱托和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尽锐出战、发起总攻的阶段,使得袁博“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冲不能退”。
驻村伊始,袁博迅速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进行走访调研,为全村脱贫致富精准把脉,在平均海拔2300米的乌蒙山脉,袁博访遍了雄鹰村23.06平方公里近300余户贫困户。田埂上、院坝里、百姓家留下了她和工作队辛勤的汗水,也建立起村民对袁博深厚的信任和感情。
针对村支两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袁博与村干部逐个交流谈心、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实施《雄鹰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每天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电脑,引导干部共同担责、主动履职,真正为村里扶出一个好班子、建立一个好机制、取得一系列好成效,得到乡党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全乡8个村进行推广;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建立落实《雄鹰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七一建党节组织召开“雄鹰村庆祝建党97周年党员大会”,为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向党员发放党章、党徽、学习笔记本等,通过庄严的仪式召唤党员归属感。
在袁博的努力协调下,雄鹰村实施教育资助94人24.562万元,新建雄鹰村新发教学点,雄鹰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新建村卫生室200平方米,全村贫困户养老保险、新农合已100%覆盖,全村排查出不安全住房65户,危房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争取到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7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在省医38个支部及全院党员中募集爱心捐款40万元用于援助村小学和村民救济;协调省卫计委5万元资金用于雄鹰村文化长廊建设,联系省医护校来乡招生29人;争取深圳英之泰公司为村小学捐赠价值100万元国内先进教育软件;争取到贵阳精工技术学院来村捐赠学生电脑40台。
勇鼓争先之气,创建特色品牌
驻村的每一天,袁博几乎都要工作12到16个小时。每到深夜,袁博疲惫的双腿停下来脑子却停不下来,她总是在思考如何利用村内的独特优势,带领全村不仅要脱贫更要致富,还要达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今,雄鹰村3000亩苦、甜荞连片种植的荞花观赏园,已成为产业示范亮点,被称为“云上花海”,是板底乡“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和农业示范样板工程之一。袁博琢磨着抓好这一资源优势,打造荞花旅游特色品牌,振兴乡村经济,与村干部一起带领农户96户384人(其中贫困户51户196人)参与荞花种植,形成各种文字图案花海造型。
借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袁博带领村干部向上级党委政府报送了多个荞花旅游产业发展方案,引起了充分关注,得到了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项目700万元的大力支持和广州番禺区潘发集团的全面对口帮扶。
到雄鹰村后,袁博为村里购买了崭新的国旗,整理村活动室环境卫生,整顿村干部形象,党员佩戴上党徽,呈现了良好的精气神,老百姓对村支两委满意度逐渐上升,雄鹰村逐步改变了过去“后进村”的形象,村党支部因此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块乡党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她也获得了“板底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作为唯一的获奖者代表在“板底乡党委七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