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 “四个一”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9-06-03 阅读:210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 “四个一”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搭建一个生产保障平台。2017年,由县人民政府与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并签订马铃薯保险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对大棚种植马铃薯按2000元每亩的保险费进行投保;对大田种植马铃薯按1500元每亩的保险费进行投保,确保老百姓种植马铃薯无忧,同时保险保额由中央、县政府、中垦薯业、农户共同承担。
打造一个科研发展中心。2016年,县人民政府引进中垦薯业集团,通过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精品扶贫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同时在威宁农业园区内建立一个组培中心,年产脱毒马铃薯组培苗700万瓶,约1.5亿株;建设800亩微型薯生产基地,年可繁殖3季微型薯2亿粒;建设4万亩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年生产优质马铃薯原种8万吨;建设占地500亩的马铃薯加工基地,年处理马铃薯100万吨,生产5万吨全粉、3.5万吨薯条、20万吨净菜。
组建一支专家技术队伍。为加强对全县马铃薯技术服务,强化技术指导,对本科以上马铃薯专业技术人才简化程序柔性引进,充实乡镇农业服务人才,并给予特殊政策鼓励和物质关怀;到省外骋请马铃薯技术人员33名到威宁指导大棚早熟马铃薯生产;同时县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团队对县级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制定一套激励机制。县财政局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马铃薯良种选育、引进、扩繁、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育成一个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在全县境内达到10万亩以上,一次性给选育人50万元的奖励。从事农产品销售金额满1000万元以上的,凭产地检疫证、调动检疫证、销售增值税发票、销售清单以及收费站过磅依据,县财政给予1%的奖励。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马铃薯开发实体,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有偿方式参与马铃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