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6-10

小镇温度(二题)

作者:李芬 时间:2019-06-10 阅读:276


 烧洋芋的老人
 
  冬来暑往,小镇上的花草树木不停地变幻着颜色。小镇上的人们脱去冬装,换上夏装。不变的,只有那跳动的火苗。
  一年四季不变的着装,铺满了刮洋芋飘洒的尘埃,色彩早已经被掩盖。
  忘记了多少次,从教室走出来,饥饿的肚子咕噜噜打着鼓,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那个洋芋摊旁,就不再挪动,挑剔的同事们,最爱的是老人自制的辣椒酱。
  热情的老人,总是把好看的笑挂在脸上,总是耐心、热情地给客人分析,那个洋芋生一些,哪一个洋芋熟一些。哪一种辣酱什么味。总是尽量满足一个个挑剔而略显调皮的客人。在那里,我们总是能够找到父亲母亲的影子。
  如今,卖洋芋的老头和他的妻子各摆一个洋芋摊,自己卖自己的,只是我们都喜欢自己把两个老人的洋芋和佐料给混在一起。
  傍晚,总是能看到几个孩子围着老人,帮他们收拾物品。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的孙儿。每一次谈话,老人总是一脸幸福。
  年过五旬的他们,有一个女儿去大学深造了,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老人说到争气的女儿,总是在脸上挂着好看的弧度。大概,这就是父母的爱吧,平凡却深沉。
  放学的时候,烧洋芋的小摊也是学生常光顾的地方。大概威宁人最爱的还是洋芋吧。
  他们在学校门口卖洋芋,我想,他们也在帮助我们教育学生吧,从头到脚全是灰尘的老人,总是会和去买洋芋的学生谈起他们的大学生女儿,告诉学生们要好好学习,都读大学去。
  当学生把这些告诉我时,我对他们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这个小镇上,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始终按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他们给这个小镇的带来了温暖。
 
卖蔬菜的老人
 
  除非地面已经冰冻到无法行走,不然,总有一群老人,在每一个赶集天出现在集市上。
  金钟镇是一个气候环境和水资源相对优越的乡镇,而且交通便利。所以,那些没有子女在身边,却有一群孙儿绕膝的老人们,总是四季都把家里的瓜果蔬菜背来集市上卖。
  雪白的胡须,皱纹横生的面庞。本应该是冬来围炉,夏来歇息,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然而,他们却寒来暑往,不曾中止。
  没课的日子,我喜欢领着孩子,穿梭在一个个小摊之间,从皲裂的手指、岁月洗礼的脸庞、岁月晕染的白发与胡须间,找寻生之热情。
  每一次,这个小集市总是如同一本大书,将生活、生命的真谛一一摊开,娓娓道来,如同醍醐灌顶。让身心疲惫的我,再一次铭记生之无止境,即使山重水复,也相信终会柳暗花明。生命往往也能绝处逢生。其间的时间,只需要在努力的同时静静等待。
  或许,生命当如宗璞先生笔下的紫藤萝花,热情、充满希望,那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总是能从老人们的精气神找寻。
  四月春红已谢,然而,晚春时节,仍有流动着的、总有紫色香味的紫藤萝花,在张满的小船舱里,有努力向上的精灵。
  集市上的老人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人已垂暮,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为了生得有趣,他们有一个灵魂游走在岁月以外,仍然如同年轻时,渴望着生之意义。
  我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小小的菜地里,一株株菜苗在风中摇曳着,等待着,等待老人水瓢里的养料。一个老人,在炽热的阳光下,弯着腰,施肥、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