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6-17

引来清泉进万家

作者:唐爱梅 罗纱 刘炳华 时间:2019-06-17 阅读:203


 引来清泉进万家
——岔河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惠民小记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通讯员  刘炳华

 
  从曲曲折折的水泥路上下车,沿着小路步行到岔河镇海坪村大坝水源点还需一个多小时。小路在接近山顶的位置上,抬头就可以看见群山山巅,低头是坡度接近直角的陡崖,以及山谷间流水滔滔的牛栏江……
  大坝水源点出水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石头旁边长着几团青草。在一片绿色的掩盖下,清澈的水正源源不断冒出。
  水非常清澈,埋在深处的水管以及水底的石头、青苔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通过水管,将水源引入山下的集水池,然后分流到农户家中,村民们长久以来的用水难题得到了解决。此外,当地农户还在出水点处修建了沟渠,将水源引入山下用于灌溉。
  这自然馈赠的水源,让海坪村村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都得到了保证。
  海坪村虽然位于牛栏江畔,但牛栏江水流在低处,村民们多居住在半山腰,提饮工程又耗资过大,村民从前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还是以集雨蓄水和步行到水源点取水为主,饮水十分困难。
  今年68岁的海坪村村民田巧巧告诉记者:“原来我们吃的是结水箐的水,但是后来发现结水箐的水水质差,喝了容易得结石。”说罢,田巧巧又感慨:“那些年只要有水吃就行了,什么水都吃。”
  “原水源点结水箐的水挑回家简单沉淀后,桶里面都会有一层厚厚的沉淀物,即使烧开后也还是会有沉淀物。”金巧巧回忆说。
  海坪村村支书陈加山说:“从2003年开始,有大部分村民都在饮用结水箐的水,最近3年,在这些村民中有8人陆续查出了结石,可能与水质差有很大关系。”
  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是海坪村村民最迫切的愿望。
  2018年,海坪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该村海营组、海坪组大坝长流性水源处修建取水池、供水池及供水管网,共计惠及农户94户429人。
  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生活用水难题,也为全村发展农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海坪村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5亩。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过去以种植苞谷、洋芋为主。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平均降雨量较少。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没有土地,二是产业用水难题无法解决。
  为了解决产业用水难题,2013年,村支书陈加山曾带领村民从海拉镇背水泥到大坝水源点修建沟渠,把水引入山下海坪村的土地上。
  陈加山说:“修建沟渠后,产业用水难题有所缓解,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水还是不够的。”
  最终,海坪村采取了三个村民组轮流使用产业用水浇灌的方法,“每月一四七号是海兴组,二五八是海坪组,三六九是海营组”。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海坪村陆续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目前已种植软籽石榴250亩、蜜橘350亩、核桃400亩、再生黄果100亩。这种轮流使用产业用水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安全饮水工程投入使用后,产业用水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村民浦云香说:“现在做什么都用这股自来水。”
  浦云香家里种植了4亩软籽石榴,现在只要一根管子,一头连着屋前的自来水,另一头就可以直接在地里浇水,方便又便捷。
  据了解,岔河镇自2015年以来,共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53个,2018年以前实施修建的45个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已投入使用,2019年修建的8个工程目前也基本完工,预计今年6月中旬投入使用。工程完工后将解决2327户10434人的饮用水难题。
  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也必须紧跟步伐。岔河镇负责联系水利工程的人大主席袁道松说:“工程验收之后,我们将移交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按‘谁受益、谁主管’的方式制定相关管护措施,并纳入村规民约中,确保工程不受损坏,更好地发挥惠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