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6-18

威宁多举措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

作者:杨旭东 唐加良 时间:2019-06-18 阅读:215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唐加良) 近年来,威宁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把石漠化防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多措并举推进全县石漠化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2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4.1%,石漠化治理复绿工作成效显著。
  明确责任,靠紧任务。确定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牵头部门,明确项目实施、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组织协调部门。做到事事有人抓,环环有人管。同时,充分发挥各组织实施单位自身优势,从工程的承包、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环节,全程跟踪,项目所在乡(镇)政府负责配合各部门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任务。
  积聚力量,统筹推进。按照“县级主谋、乡镇主抓、村级主体”的治石造林模式,县林业、农业部门充分联动,及早科学规划,做好前期苗木储备、调运、苗木检疫工作,同步推进前期技术指导、培训等相关工作,并全程做好苗木质量关、种植关、验收关把控工作,做到应栽尽栽、应植尽植,同时统筹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造林等林业专项生态工程。
  加强调研,督导到位。县防治石漠化管理中心定期不定期组织协调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项目区开展调研、指导督促工程实施,向项目区群众做宣传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建设。
  创新机制,奖惩结合。全面推行绿化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明晰产权、林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机制,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共同发展。创新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国家补一点、政府筹一点、金融渠道融一点机制,通过“开发式”“合作式”等PPP造林模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林业生态建设。
  完善制度,全程管护。抓好项目法人制、监理制、采购制、合同制和资金县级报账制,同时严格资金管理,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保障资金的运行完全。工程建设成后,项目实施乡(镇)设立了工程后续管护组织,确定专人管护,落实相关管护责任,巩固治理成果,提高工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