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6-26

威宁释放人才活力 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赵琴 时间:2019-06-26 阅读:182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威宁着力在“选、用、服”上焦点下沉、重心下移,聚焦脱贫攻坚,聚力同步小康,以服务农村产业调整为重点,切实发挥人才的技术引领优势,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交流学习,用好人才帮扶平台。赶乘“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加强与广州等帮扶城市的人才工作交流,聚焦“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医疗脱贫”,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对口帮扶城市挂职学习,以柔性引进的方式从对口帮扶城市引进一批专业优秀人才挂职帮扶。截止目前,共选派12名干部到广州番禺区培训学习。
  强化发展需求,做好人才推荐工作。结合威宁发展需求实际,择优推荐2名专业技术人才申请“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强化扶贫带富,大力培养本土专家。大力实施“乡土人才扶贫带富计划”,激发乡土人才创业活力,引导乡土人才为村集体增收想办法、定措施、找项目。今年来,共有8名优秀乡土人才获全市“乡土人才扶贫带富先锋”荣誉称号。
  强化队伍建设,扎实开展职称评审。大力开展宣传发动,组织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职称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重要杠杆作用。有4人提出申请,认定中级职称2人,其中2人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正在进行。
  强化人才覆盖,全力推进精准服务。选派372名专业技术人才植根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实现对全县极贫乡镇、贫困村(深度贫困村)、“党政领导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范围”科技人才全覆盖。
  强化蹲点服务,发挥人才帮扶优势。抽调熟悉方针政策、掌握产业发展技术、业务知识过硬的技术人员组成产业工作组,下乡蹲点服务抓产业。从农业农村局抽调57名农技人员下乡蹲点,专门指导服务坝区、园区、领导示范点等农业产业发展生产工作,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实行领导包片、技术员包乡镇,切实上门服务、责任到人。通过省、市、县三级选派15名科技人才到极贫乡镇挂任科技副乡(镇)长,优化班子成员专业结构,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扶贫产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年初以来,共开展培训28场次,培训群众1374人,推广新技术14个,新品种36个,帮助协调资金3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