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启
作者: 时间:2019-07-11 阅读:195
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启
□毕节日报记者 文海 李玲 许学义
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五里岗社区,是威宁县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大部分居民由搬迁群众组成。目前,社区有居民1462户7442人,其中搬迁户1340户681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48户5851人。
走进小区,一幢幢精致的小高层错落有致,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快乐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等也相应配套。宽敞的社区广场、靓丽的绿化景观,让整个小区的环境平添几分惬意。
社区广场旁,有一个平价农贸市场,160个摊位全部正常营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大门左侧,包子店老板娘刘高敏正热情招呼客人。
“老板,有没有豆沙包?”“秤五斤馒头。”“我要两杯豆浆。”……店前,客人往来不绝。
刘高敏是一个精干的女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眼里透露出自信。现如今,本是搬迁户的她,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刘高敏的老家在石门乡年丰村一组,公公双目失明且患有心脏病,婆婆患有肺气肿,常年需要治疗。夫妻二人原本在外务工,但公公婆婆一有事,他俩又得马不停蹄赶回来。
刘高敏说,公公婆婆每年的医药费加之常年来回奔波的支出,夫妻二人这些年不仅没有积蓄,还背负了4万多元的债务。好在她家被列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017年2月搬入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住进了新家。
同年端午节期间,刘高敏做起了包子生意,她先是用推车推着在社区周边卖,生意不错,但因为量小,仅能维持家庭日常开销。
2018年1月,在社区和街道的帮助下,刘高敏申请到了5万元 “特惠贷”,她拿出1万多元入股社区养猪场,另外3万多元在社区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开起了包子铺,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去年一年时间,她家从养殖场分红7500元,包子店收入8万多元,加上丈夫的务工收入,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按揭了一辆10万元的轿车,到现在已经还清了全部车款。
“现在就差5万元的‘特惠贷’没还了,不过钱早就准备好了,等期限一到,我就全部还进去。”刘高敏说。
自己富不算富,还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今年,刘高敏又在社区小吃街开了一家分店,不过,她全权交由其他两名贫困户打理,除了自己的成本,利润全部归这两名贫困户所有。不仅如此,她还将一些稳定客户分流给他们。
“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走出大山,提供创业条件,让我们走上致富道路,现在我们有能力了,也有义务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
通过搬迁实现脱贫致富,刘高敏家并不是个例。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易地扶贫搬迁只是一种手段,“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最终目标,才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并且不会返贫的 “法门”。
为此,五里岗社区通过就业、创业和兜底“三种保障”措施,激发社区内生力,让整个社区的贫困户都有事干,都有稳定的增收渠道。
目前,该社区已实现就业1145人,利用“十大员”解决就业209人,通过经开区企业解决就业591人,周边建筑行业解决就业802人,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56人,县外劳务务工输出就业1005人;通过社区平价农贸市场、商业门面、经开区便民小吃街为贫困群众自主创业提供方便且减免一年租金的方式,已帮助实现自主创业172人,搬迁群众从这里开启了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