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党旗红
作者:卯龙艳 罗中蔚 付立军 时间:2019-07-15 阅读:203
脱贫路上党旗红
——观风海镇果化社区推进脱贫攻坚侧记
记者 卯龙艳 罗中蔚 付立军
“2019年我们社区计划脱贫的农户是30户129人,拟定兜底户数30户42人。”观风海镇果化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勋杰介绍道。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逐步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果化社区党支部按照“党建+脱贫攻坚”的理念,通过党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为群众找准增收致富的路子。
据悉,果化社区位于观风海镇西北20公里,共有农户1141户5656人,其中贫困户95户310人,目前已经有32户139人实现脱贫。目前,社区内已发展大棚蔬菜、辣椒、肉牛养殖等产业,同时社区内的人居环境、医疗卫生设施也逐步完善,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效果。
强化党建引领脱贫
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果化社区牢固树立“强化党建促扶贫”的理念,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我们以社区支委为党总支,下设11个党支部,由我们党支部确立了15个自管委,并选举15名自管委主任,由自管委主任根据实地情况,选举产生了140名中心户长。通过以党总支+党支部+自管委+中心户长这种模式,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改变了我们过去粗放式的工作方式,极大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马勋杰说道。
果化社区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同时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内党员的活力示范作用,宣传党员创业明星和技术能手,让普通群众能够从党员身上学到新知识,了解发展新动态,助力群众脱贫奔康。
发展产业促增收
产业发展是群众脱贫增收的关键。
一直以来,果化社区坚持把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创新利益链接机制,让农户得到更多更大的收益。
走进果化社区向前组辣椒种植基地,上百亩辣椒迎风吐绿,扮靓了村庄的田间地头。村民吴观全正在地间忙着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我家今年一共种植40亩辣椒,按照去年的价格来算一亩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销路也不用愁,观风海的合作社上门9角钱一斤保底回收。”吴观全一边挥着锄头,一边告诉记者。吴观全虽然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他相信通过去年和今年种植辣椒带来的收益,他家一定能在今年年底按照计划脱贫出列。
按照“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思路,在恒大集团援建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果化社区还积极找准方向发展产业。
“过去我们社区主要是以传统种植烤烟为主导产业,如今通过恒大援建的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在加上社区组织群众实施一个辣椒种植基地,社区的产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后我们打算以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短、平、快,经济效益好的高原冷凉蔬菜。”马勋杰表示。
党员带头增活力
在果化社区济世康医院内,只见前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医生和护士也忙碌不停。
负责在中医科把脉开药的刘洪章医生一天要为十几个病人看病,忙的时候吃饭都顾不上。作为土生土长的果化社区人,大学毕业后刘洪章便到家乡的济世康医院工作。“我2014年就到我们医院上班了,现在主要负责中医科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在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人,又能为家乡的医疗事业作点贡献,我感到十分满足。”刘洪章笑着说。
济世康医院的前身是党员刘世虎1998年开办的一家诊所,2014年诊所的规模达到了医院的标准相关证件也办好,便更名为观风海济世康医院,目前医院内已设立基本的科室,医生队伍建设逐年提高,医疗设备也日益完备,成为果化社区、观风海镇乃至秀水镇、迤那镇群众看病的必去医院。
“原来我们医院没成立的时候,群众看大病要到威宁、昭通、六盘水去,车旅费都要不少钱。现在我们医院B超室、放射科的设备和医生都很完备,群众不用去县城就能看病。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健康扶贫也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精准扶贫户、低保户来我们看病我们都会有优惠政策。比如没钱看病的困难户我们会先帮他们垫付医药费;不懂怎么报销医疗费的贫困户我们也会帮他们申请报销;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我们就用我们的救护车送往上一级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有效手段减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济世康医院院长刘世虎介绍说。
如今,通过济世康带动,医院附近的农户也通过开餐馆、小超市、旅馆等实现增收致富。医院现在有80多名员工,其中有11户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53岁的当地村民陈红真在医院负责打扫卫生,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她直言比外出务工好多了。“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好找工作,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管饭。关键离家近,能照顾家里的病人。”
谈到未来的打算,刘世虎说:“现在我们医院正在扩建,作为一名当地医务工作者,我始终将解决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放在首位,通过努力为当地的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会增加ct、胃镜、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打造一个农村最先进的医院,在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也能带领群众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