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作者:罗芹 时间:2019-07-16 阅读:206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都挺好》让我感慨良多,尤其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着实让我们感动,但心里总不是滋味,因为引用剧中女儿评价父亲的经典台词:“他就是无理取闹,作生活。”和闺蜜茶余饭后也会聊起这部剧,大家的一致观点就是父亲无理取闹,尽给儿女们作事。好在剧情结局完美,秉承着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世上每个人都有父母,也都是为人之父母,虽然不够完美,但是每个父母都一直在努力,努力学着怎么和子女相处,学着怎么跟上时代,学着怎么接受代沟……他们也许不完美,但他们是最爱你的。没人天生就是父母,生而为父母,我们都是第一次。
最近发现母亲有时间就戴着耳机,很是好奇,因为母亲听力不好,很少用耳机的,出于好奇我也凑在母亲跟前想知道她在听什么?耳机的声音有点大声,我隐约听见:不要去管你家媳妇今天吃什么穿什么;也不要去管你儿子跟媳妇今天为什么吵架。因为那是他们的事,不是你做婆婆的事······
母亲通过听书APP,在学习怎么跟儿子媳妇相处,像个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嘴里还会念念叨叨,似乎要记住些什么。我瞬间感到很难过,因为这意味着,母亲的方法如今已不适用了,她要推翻过往的人生经验,重新接受新观念。为了让子女过得更好,一些悄然无声的改变正发生在父母身上。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春节值完班回家,母亲端了一碗炖肉给我,说道“妈就这么点能力,也就给你多做点好吃的,别太在意了,在外面好好干。”瞬时眼泪奔泻,低着头和着眼泪吃完了那碗红烧肉。
还记得教母亲使用微信时,她都用心记住,把所有功能的步骤写在本子上,忘记了就拿出来温习,没好意思打电话再问我。他们像上学一样,学到新东西,就记在本子上,时时温习巩固。可时代变化步伐,快到连年轻人都跟不上,何况日渐衰老的父母们。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爸妈,没经验,会犯错。他们自知不完美,所以在悄悄地为我们改变。父母放手,子女独立,子女就开始了第一次成长,而中年的父母也迎来第二次成长。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其实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父母来说,工作与孩子是两难的选择:工作辛苦了,就没法陪孩子;陪了孩子,奶粉钱就不够。
在小孩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似乎总是长期“缺席”。偶尔终于有时间陪孩子,也显得手足无措,我家闺女六岁之前一直在老家由父母带着,我只是利用周末时间回去看她,上了一周的班周末本就很疲惫了,回去也就和串亲戚一样,与闺女几乎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偶尔带出去玩玩,但全程几乎零交流,偶尔的沟通,也显得笨拙,会凶,会暴躁。当闺女哭着喊外婆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要学着怎么当母亲。好在两年前我把闺女接在身边照顾,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是也很幸福,我给闺女一个很特别的称呼“小朋友”,我们娘俩相约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做一对“忘年交”,我觉得小孩子和大人应该有平等的人格,有自己的选择权,决定权等。有时我们之间也会出现矛盾,当我要命令她时,我就会想,“如果她是朋友,我还会以这种口气和她说话吗?”就这样,我们娘俩的相处方式融洽了很多。像个亦师亦友的母亲,多了份温柔细腻和平等尊重。
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我们更需要学习,学习如何沟通,如何陪伴,如何给与和帮助,父母一时一刻的陪伴,都远胜长辈或保姆以及玩具和电视的陪伴,“棍棒之下出孝子”已经过时。中国式的亲子关系里,父母很多行为都会以爱的名义出现,就如过分的控制,他们霸占孩子的人生空间,包办了人生诸多重要的时刻。殊不知,对孩子来说,让她成为她自己才是最大的爱。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如黑夜行路,摸索着,迷路着。这条路上,闪烁着伟大的勇气和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对父母,当我们因琐事与他们争吵,因他们的落伍而不屑,嫌弃他们的笨拙和唠叨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我们做的改变?面对子女,当她们因不懂事而犯错误,因粗心大意没考好时,我们要谨记,她还是小孩,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帮助。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生而为父母,余生还需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