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7-17

山城之旅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9-07-17 阅读:242


   李白在《峨眉山月歌》里有这样一句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8岁,带着青春的懵懂和激情,踏上山城之旅,这于我而言是一生都值得回忆的事。
  重庆之旅,也绝非偶然之举。
  在威宁时,重庆同学说方言总是会引起大家的欢笑,那时候在地图上看重庆,觉得一天半载就能将整个重庆走完。
  7月中旬的某一天,我从西安乘高铁回贵阳,在重庆呆了将近数天的时间,才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像井底之蛙。
  到达重庆的时间是下午五点过,地面的热浪席卷而来,阳光打在地面上,多像云贵高原上晒着的玉米粒,给人许多遐想的空间。
  在重庆北站,邂逅一位提着粉红色行李箱的年轻姑娘,带着一个黑色帽子,镜框下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她手里拿着一张五元的现金,她说她是四川的,在重庆读博,用一张五元的钱付了我们的公交车费。
  就这样,两个背着背包的人在一辆公交车上侃侃而谈,一辆在夕阳里行走的公交车,夕阳从车窗里照进来,在那位女孩的脸上发出新的光芒,那短发和夕阳重叠时,这里的一切都是金色的。
  在重庆,相信一个人,不是看她的外表,而是看她的眼神。
  她之前在沿海读研,现在又回到重庆,其实在重庆的大学里,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青年,她们出门时背着父母的牵挂,亲戚朋友的祝福,回家时背着一年半载买回来的书籍和衣服。
  在这样一座被誉为“三大火炉城市”的山水之城,有冷也有暖,当冬季来临时,所有的地板都是冰凉的,其实比地板更凉的是人的心,失败的痛楚和失去的痛骨;重庆的夏天一般都在35°C以上,而比这些更热的也是人,是面对游人的热情和对朋友的热心。
  从重庆北站坐公交到龙头寺,再从龙头寺坐轻轨到嘉州路,这一路上我和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姑娘聊得浅,也聊得深。浅的只是生活的表面,深的也是生活的常态,是一个陌生人和另一个陌生人在车站匆匆相逢,又匆匆离去。
  人生,有那么多的匆匆,而最后我们只是互相加了一个微信,过了若干年后,彼此的朋友圈都少了,甚至再也没有更新。
  在山城重庆,有放平兄、和放平兄女友,有90后诗人廖兵坤的等待,也有杂志和书籍。夜景和有关重庆的记录片,无声地装下这里的繁荣、喧嚣,以及一个游客的多虑。
  电影是微电影,导游是诗人朋友,剧情讲述的是重庆的山村,主人公的故事很平淡,也很感人。
  重庆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它的情怀如同长江和嘉陵江。其实在重庆,最好的导航不是手机软件的导航,而是路边那些摊贩或者一早一晚在路边散步的那些老人。
  离开重庆那天,我从雨花小学旁边的小区出来到重庆西站,坐出租车最少也需要40多分钟,当我下到轻轨10号线的时候,我问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到西站怎样更方便,一位老奶奶说:“幺儿,你坐轻轨不方便,你不如坐公交到李家坪立交桥,然后转车直接到达西站。”
  “走,我送你到公交车站台,交待司机到站以后给你说,”我还带着家人的嘱咐,提着三分担心,提防这几个热情得让我有所顾及的老人。随着扶梯上到地面,老奶奶说:“幺儿,你带现金没得,我给你几块,”我用一张十元的现金要求换十张一块的,老奶奶坚定地拒绝了,在后面的聊天中得知老奶奶七十有余,退休后居住在雨花小学附近,而他们见证无数人从雨花小花长大,又见证着雨花小学的扩建、教学设备的升级,只是岁月太轻,一不小心,满头的白发如同雪花一般。
  820次公交来的时候,老奶奶还交代我:“到了车站差不多就是中午,你要去吃点东西,不要饿着。”她像交代儿子一样交代司机:“这个幺儿是贵州来的,他要到西站,到李家坪立交下车,到了你提醒哈儿他。”
  坐在公交车上,车里的空调真的特别凉,而老奶奶在右侧的反光镜慢慢远去,内心的感动就像长江的浪花,在我心头卷起许多的不舍。
  我坐在公交车上,甚至走出山城,而我总感觉,我的灵魂一半已经落在重庆,融入了重庆的夜景。
  我不知道再过五年,十年,他们还能否在这个如火的城市里接受冷或热的考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某天能写出一些有意义的文字,记录在城市里相遇的熟人、陌生人,以及闪烁其词的背影。
  我希望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能背着背包,带着一本散文集或杂志再一次单独出行,或者让我的孩子,也用一样的方式去这座城市。
  18岁,不一定要去看多少名胜古迹,但你一定要背着背包,带着一本书出去旅行。
  18岁背着双肩包行走,也可能有少量的人会被骗或者丢失物品,同样你也会看见许多人在城市里行走,他们有的来自福建、湖南、山东、或者是贵州,也有一些来自英国、法国,或者其他国家,我们会一起坐一列火车,在同一列车厢里,互相想要认识对方,最后不知谁先搭了话,就成了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而这一路我们会有许多故事!
  18岁,就像润敏姐给我的评论那样:“旅行就是这样,充满未知和期待。旅行的路上,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不仅仅是之前所在的那片天地。当你遇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驴友,你会发现严重的不足。我们的旅行,拥有不止是路途中的风景,更多的是人和事,以及旅行带来的反思与奋斗的动力……”
  重庆有许多关于长江、嘉陵江、火锅、以及诗人的故事,当下在西行的路上写下一个人的西行语录。就觉得旅行是完美的,而每一个人独立行走的故事都应该被记录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