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五化”助力 高山冷凉蔬菜发展
作者:易忠勤 时间:2019-07-17 阅读:197
本报讯(通讯员 易忠勤) 今年以来,威宁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创新,以“三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提高“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基地建设集约化。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的要求,建立优质商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大宗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零星种植基地。目前已建设集约化蔬菜育苗中心3个,其中大型育苗中心1个,小型育苗中心2个;新增蔬菜种植基地20万亩,新增“三白”蔬菜易地产业扶贫基地6.5万亩,现已流转土地1.1万亩并于6月3日启动种植。
生产技术标准化。建立生产档案,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通过企业、合作社示范带动蔬菜育苗的市场化和商品化,为蔬菜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挖掘蔬菜产业链的价值。现已制定了3个“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生产标准,大大提升了“威宁高山冷凉蔬菜”质量。
产业种植规模化。把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引进广州江楠集团等有实力的蔬菜生产经营企业,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联合、参股、兼并、租赁等方式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本土企业,通过科技示范引领,蔬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质量逐步提升,销售渠道通畅,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产量达31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
蔬菜营销品牌化。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打造“威宁高山冷凉蔬菜”公共区域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创建蔬菜名优产品;申报威宁白菜、威宁白萝卜、威宁莲花白“三白”地理标志认证保护;建立蔬菜经营连锁店,实行蔬菜品牌化营销。通过品种改良、品牌营销,目前外销的威宁“三白”已不再是“白菜价”。
农户增收多元化。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践行“三变”经验,引进培育经营主体,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上,不断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农户(贫困户)可通过以每亩800元以上的价格流转土地、以资金(物)、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分红、就近到基地务工获取收益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