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7-22

狠抓质量 圆梦安居

作者:方国俊 时间:2019-07-22 阅读:224


 狠抓质量 圆梦安居
——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侧记 
通讯员 方国俊


  云贵高原,乌蒙之巅,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就扎根在这里。在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中,该项目部将党员先锋岗活动与安全、技术、质量“三融入”,一路艰辛和汗水,一路拼搏和奋斗,让搬迁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技术管理:让老百姓等得安心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威宁重点民生工程。五里岗D区项目场地地处喀斯特KARST地貌岩溶强发育地段,干作业旋挖成孔塌孔、缩孔严重,成桩效率极低。
  大山深处的老百姓盼望早日搬出大山,搬进新居。为确保按时完成节点交付任务,威宁成立了工作专班,项目部成立了工程推进领导小组,中午时间也都在工地现场办公。
  万丈高楼平地起,桩基质量是根基,针对五里岗项目地段地质条件实际,党员先锋岗冲锋在前,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创新旋挖钻机施工工艺和冲击钻施工工艺相结合新方法,充分发挥了旋挖钻机施工粘土层速度快和冲击钻机处理斜孔和塌孔以及溶洞速度快的优点。同时通过巧用“低压慢钻”方式,优化了混凝土灌注工艺,精准控制沉渣厚度,打破传统施工工艺,节省工期46%,基桩密实性、连续性、完整性、桩长、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施工顺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荣获贵州省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优胜奖。
 
安全管理:为施工者安全护航
 
  为了确保按时实现老百姓的安居梦,工地上出现了1200人的大会战。作业范围大、施工人员多、交叉作业多,安全怎么抓?党员先锋岗突出安全精细化管理,以做好安全教育、隐患查改等现场管控安全制度刚性约束为经线,以安全文化的软性管理为纬线,巧织工地安全网,确保安全顺畅。
  党员先锋岗突出“三个着力点”。首先忙在前点,重点做好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做在前。其次是盯住关键点,重点盯住塔吊、施工电梯等重大危险源,加大隐患查改力度。最后是堵住疏忽点,抓好各项安全细节,寻找在“老经验”“老习惯”掩盖下的不系好安全帽帽带、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等不以为然的细节,实打实地狠抓落实。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项目部还使用安全小喇叭、手机随手拍、安全协管员等安全管理方法。特别是“手机随手拍”将工地安全隐患纳入“镜头”,加强了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时化。在工地上发现安全问题及时用小喇叭喊话,提醒一线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成为了工地的“热门”,也成为工地安全的大管家。
 
质量管理:让老百姓住得舒心
 
  匠心为老百姓建好房、建精品房,是中交二航人的责任和担当。
  该项目部党员先锋岗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质量控制环环相扣,在事前质量控制细节上,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把各项事前准备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在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细节上,坚持自检与互检常态化,定期组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结构实体进行实测实量,确保质量达标;坚持质量提升持续改进,把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全方位地运用在了建筑中,加强技术创新,履行中交二航人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绿色发展的承诺。
  特别是在质量改进中,借鉴工程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质量事故处理案例,事前制定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返工、返修事件发生。坚持样板引路,以样板工程作指导示范,提高项目的施工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真正使之成为质量控制的有力“法宝”,为老百姓建好房助力加油。
  如今,在威宁易地扶贫搬迁五里岗安置点,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1000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人民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楼房,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来的幸福感,就是对党员先锋岗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