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筑牢堡垒
作者:李正传 时间:2019-07-29 阅读:221
党建引领 筑牢堡垒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哲觉镇大桥村党支部
通讯员 李正传
走进哲觉镇大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是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农作物与森林交相呼应。
近年来,哲觉镇大桥村党支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抓好“产业八要素”,当好“掌舵手”,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桥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深度贫困村逐步向生态良好、发展有序、致富有方、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的方向发展,并成功实现了贫困村出列。
夯实组织建设 强化核心引领
大桥村党支部积极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努力提升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村里的重大事项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组织致富带头尖班,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大桥村党员26名,带头创业致富党员8人,共发展了当归、川乌、百合等中药材共计70余亩;养牛羊共计80头(只)。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三级自治”建设,筑牢村级堡垒。注重在青年农民中培养积极分子,做好党员发展工作,2019年党支部推荐一名优秀党员并经该镇党委考察任用进入“村两委”,有效加强了村党支部队伍建设。今年7月,该党支部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推动民生实事 走好脱贫“路子”
产业带动发展,就业增加收入。大桥村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扶贫,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村级要发展、贫困户要脱贫就必须有产业。
大桥村综合了土壤、水、生态优势、种植历史等方面因素后,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宏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220人,现有固定资产150立方冷库一个、屠宰点一个、晒场3000平方米、基地2800亩。同时大桥村成立了一大批合作社,种养殖占地约为10000亩,种养殖辐射带动群众超过1000余人。大桥村以村集体经济投资建设了一个屠宰点,每月屠宰生猪100头,每头抽10元屠宰费,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约1.2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大大推动村级公益事业的开展。村民通过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获得了土地租金,并可以就近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可获得可观的收入。这样既方便了部分无法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又照顾了家庭。同时强化贫困户就业培训,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的带动下,大桥村种养殖业带动周围近200户,超过300余人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完善基础设施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
2017年,大桥村实现了贫困村出列,面对这样的成果,党支部没有骄傲,仍然保持不骄不躁之心,通过自查整改,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积极争取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修通了洪家村到石竹箐、和谐新区到洪家村两条共6.3公里的组组通公路,2019年实施了箐口到云南肥谷1.38公里的通省交界村级公路。2018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投入了10余万元建成了村级小广场,并配套了相关设备。今年6月政府为大桥村购置了水管,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群众积极响应,修缮了破损的自来水管。
截至目前,在党支部的努力下,大桥村112户贫困户459人,已实现了97户435人脱贫,2019年计划脱贫6户24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7户,积极动员贫困户搬迁,8户贫困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已有4户搬迁。
构筑文明村庄 共享幸福生活
大桥村党支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明卫生创建。通过多年努力,该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2016年省环保厅公布的第六批省级生态村中大桥村榜上有名。得益于大桥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该村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为发展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为改善人居环境,该村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19年召开群众动员会10余次,发动群众开展清扫行动20余次。修建垃圾池5个,制作标语横幅15幅,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为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落实长效机制,该村从贫困户中聘用3名为护寨保洁员、1名为护路员、1名为户河员,有效改善了该村环境卫生。
干净的环境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精神面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此,2018年修建了村级文化广场,配套了体育器材。丰富完善了农家书屋,现有藏书1000余本。
2018年,大桥村申报县级文明村并获得县级文明村称号,2018年申报省级卫生村,获得拟命名并通过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