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安全!”
作者: 时间:2019-07-30 阅读:250
“全员安全!”
——盐仓镇“7·20”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小记
记者 李云侠 付立军
情况危急,当机立断“撤”!
7月20日下午,盐仓镇营洞社区党支部书记苏吉章正在和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孟会雄、社区主任施辉琴、部分群众一道在五组的“三白”基地里忙着犁地。
16:15,苏吉章的电话响了,是一组的村民邓银聪打来的。她着急地汇报:“苏书记,我家背后的核桃树要倒了,房子背后的泥巴也好像在往下梭。”
苏吉章一听,联想到昨晚下了一夜的暴雨,顿时紧张起来,预感事情不妙,立刻和孟会雄喊上施辉琴等坐上犁地的拖拉机,往一组邓银聪家急急忙忙地赶。
16:30,苏吉章一行赶到了5公里外的一组邓银聪家附近。
到现场,只见几十年的大核桃树歪歪扭扭地倾斜着,时不时的还伴随着树根断裂的“咔嚓”声,泥土正以缓慢的速度在往下滑。
情况危急,苏吉章当机立断,山下的村民得赶紧撤离,要将情况迅速上报,还得有人占据制高点实时监测滑坡情况,指挥村民撤往安全地带。
于是,苏吉章、施辉琴、孟会雄分头行动。苏吉章开车冲上滑坡点左侧的山头,随时监测滑坡动向,并电话上报镇办公室。随后又翻出村民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过去。
而此时的山下,原本安静的院子早已沸腾起来,施辉琴和孟会雄从离山脚最近的第一家开始,高喊着:“滑坡了!全部人员往下撤!”并挨家挨户地拍门。
一阵紧张的奔走呼告后,村民们携家带口一个个从家里奔出来,呼喝着往远离山脚的河边奔去。
处置迅速,群众全员安全撤离
村后面庞大的山体摧枯拉朽般滑向村子。连根拔起的大树、泥沙、石块相互裹挟吞噬着面前的一切。庄稼、果树、路面、电杆、第一栋房屋、第二栋……苏吉章眼睁睁看着庞大的山体一步步往山下的村民组逼近。
紧张的他,没有乱了分寸,先打通供电所电话,让他们赶紧前来切断村里的供电,以免发生次生危险。一边沉着地指挥:“大家往河边退!不要拿东西了,生命更重要!!!”
在有序的组织下,大部分村民迅速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镇村干部又不顾危险再次返回了村里,又一次挨家挨户拍响了大门:“家里还有人没?赶紧撤离!……”
不到20分钟,苏吉章冲上山顶的通组路转弯处已全部被下滑的泥石吞没。离滑坡山体最近的5栋房屋不同程度被损毁。
第三次进村清查的干部撤离了出来,出现在众人面前。
18:30左右,反复核对下,确定所有滞留村里的村民已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
干部们对照人员名单又一一核对每户人员到场情况。
全组34户178人,除去外出打工的38人,其余140人全部到场,得益于及时有效的处置,无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接到灾情报告后,市委常委、自治县委书记肖发君第一时间作出安排,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率自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禄云,自治县副县长潘卫东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查看灾情,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在县委的指导下,第一时间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县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民政局、消防救援大队、盐仓镇党委政府、省108地质大队等部门迅速到位开展工作,划定危险区,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安排专人对滑坡后缘裂缝进行实时监测,有序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群众。
安置妥善,群众暖心
一番休整后,镇村干部马不停蹄地组织村民前往1.5公里外的施家营小学进行安置,其中55名村民就近分流到亲友家中借宿。
被安置到学校的85人,乡镇统一派发了方便面、水、常用药和棉被等应急物资。卫生院的医生们还为群众们展开了身体检查。
当晚,镇村干部紧绷着神经,一部分陪着村民在学校安置,一部分分为两个检测组在现场随时监测灾情。不眠不休坚守了一整晚。
7月25日,镇里又召开座谈会,与受灾村民交心谈心,安抚群众情绪,并现场给他们发放了应急救助金,其中,每人每天过渡期安置补助金23元,每户过渡期生活救助金2000元。安置在学校的村民们通过租房或是投亲靠友等方式,全部妥善安置。
“我家房子就在滑坡下面,发生滑坡以后,政府的和村里面的就喊我们撤出去,昨天政府又给我们发了生活补助费和租房费,我们就在我家侄儿子家住。为了安全,家里的财物我们也没回来拿。”村民邓广会说。
实时监测,危险不除警戒不退
灾情发生后,在县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有关部门和盐仓镇加强了地灾点实时监测工作。
7月21日,国家108地质队专家赶往现场进行监测排查,最后确定了11户村民家安全,可以返回入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23户108人依旧需要继续在安全地带安置,直到险情解除。
最紧急的情况在县、镇、村干部们的努力下得到有效应急处置,然而,村民们紧张不安的情绪还需要安抚,如何尽力抢救村民们的财物,随时监测险情,严防二次滑坡成为当务之急。
7月21日至22日,经过密切监测,山体基本稳定。镇村干部通过一番妥当的准备后,一对一带领村民前往家中拿取贵重财物。
记者采访时,两个监测点的同志还在坚守。“我和同事自灾情发生后,两人一组24小时轮流在这里值班,今天已经是我值班的第4天,我们值班表已经排到了8月底。”50岁的盐仓镇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站负责人赵英达说。
一张小板凳、一个手摇警报器、一个喊话筒,就是他们全部的“武器”。
他们得时刻盯着监测点山体是否再次下滑,同时还要严防村民不顾危险回流。
据悉,本次滑坡共造成约3公里用电线路中断,损毁耕地约40亩,房屋滑塌或被掩埋5栋,损毁通组路约60米,威胁21户104人生命及财产安全。
“目前村民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待专家监测结果出来后,看情况再进行后续处置,确保老百姓有安全的居住环境。”苏吉章说。
零伤亡,得益于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盐仓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王安乾当天第一时间赶往灾害现场,他说:“接到通知后,我就带领党政办值班人员,火速的赶到现场,一边动员老百姓撤离,一边组织其他工作人员和村干部、驻村干部在三个路口全封锁,一边又安排其他人员及时和县里面及应急部门汇报灾情。”
盐仓镇此次山体滑坡能如此快速做出反应,并及时避免了人员伤害,与他们平时做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苏吉章说:“平时我们对安全生产很重视,每年汛期来临前都要召开群众会,向他们宣传汛期防御等知识,要求他们一旦发现地质灾害等情况,及时向我们村支两委进行汇报,并紧急避灾。”
王安乾介绍,盐仓镇建立了严格的值班值守制度,并将之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的身上,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各村也落实了相应的值班值守制度,一旦发生险情,值班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平时乡镇还不定期组织村里培训地质灾害的防御知识,还搞了相关的应急演练。他说:“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保证在汛期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目前,由于滑坡点成灾原因较为复杂,险情尚未完全排除,后续地灾隐患处理还在进一步排查监测和分析处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