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创造精彩人生
作者:沈光勇 付立军 陈丽 时间:2019-08-02 阅读:244
在挑战中创造精彩人生
——记省“最美退役军人”杨雪书
记者 沈光勇 付立军 实习生 陈丽

杨学书(左一)与信息科的同事们一起处理问题信息

杨学书(左一)与信息科的同事们一起处理问题信息
近日,“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贵阳举行,威宁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杨雪书被授予“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今年47岁的杨雪书,是四川渠县人。1989年3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脱下军装,杨雪书却脱不下炽热的情怀,隔不断军人的血脉。1998年,杨雪书到威宁人民医院工作,先后任院办公室副主任、妇委会主任、信息科主任。
她几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成为行业的模范,永葆战士芳华,用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坚韧性格和精神创造了精彩人生。
“1998年,我从羊街调到县人民医院,先后在感染科、儿科、急诊科工作。期间,获得了护士、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的资格证书并获取了护理大专本科文凭。”杨雪书告诉记者。
坚定信念,自强不息。2006年,杨雪书负责县人民医院办公室工作。面对这一全新岗位,她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扩大知识面,充分体现出“综合型”人才的本色。
“2006年,因为工作需要,我从护理岗位调整到院办公室,并开始为自己充电,迅速完成了知识结构的一个转变。”杨雪书说。
敢于担当,锐意进取。2011年,县人民医院组建信息科,由杨雪书负责建设HIS系统和相关工作。在此之前,她对信息技术专业一无所知,但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一头扎进专业知识的书海中,凭着军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韧劲、倔劲,勇挑重担,从基础知识学起,通过自学、参加CHINC、医学信息年会,向实施工程师学习等方式,从一位名符其实的“门外汉”成长为信息技术的行家里手,完成了从护理、文秘专业向信息技术专业的华丽转身。
“负责信息科,让我忐忑不安。作为一名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自己来说,它就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但是我没有气馁,立即投身到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去,用60天的时间上第一期建设,40多个系统,到现在为止已经上了72个。”杨雪书说。
为了职责,为了医院的全面发展,杨雪书常常不能陪伴亲人身边,甚至女儿高考,她也无暇照顾。
“当时,我女儿正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因为太忙了,所以我都没有时间回家,她有一次就问我,说妈我10多天都没见到你了,你是不是出差了。”杨雪书说。
2017年,县人民医院启动信息系统全面改建项目,杨雪书围绕临床业务、医技患者服务、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区域协调、互联互通等方面,从患者角度制定了医院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在与“战友”们奋战60天后,新系统建设完成。
“信息化建成以后,简化了病人的就诊流程,网上预约挂号的开通,病人在网上就可以挂号,医生直接调出医嘱病历,检查检验项目、化验结果都可以在他的手机上直接实时查看。”杨雪书说。
杨雪书心系医院全面发展建设,积极投身到威宁脱贫攻坚战役中。她以“优质、优惠、优先”为准则,在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县域内精准扶贫户开通先诊疗后付费、远程会诊和就诊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并多次深入贫困乡镇开展义诊活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通过获取他的身份证信息、合医证号,查询到他是不是精准扶贫户或者建档立卡户,免费的住院,出院的时候再计算。”杨雪书说。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杨雪书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展现出了“最美退役军人”的特有风采。
“我进入信息科的时候,什么都不晓得,就像一张白纸,杨主任带着我们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对系统逐渐了解,逐渐熟悉,她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姐一样,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县人民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吴勇说。
“杨雪书同志是县医院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工作的优秀代表,医院从2017年10月份进行新系统建设以来,她工作量大、责任重,已经对全院进行了5000多人次的培训,信息处理数据30多万余条,修改各种模板超过万余次。希望全院职工都学习她这种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很好的带头作用。”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权说。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我都永远保留着军人那份底色,只要有那一声召唤,我都会奋勇向前的,不忘初心,穿上军装是兵,脱下军装还是兵。”杨雪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