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臧锐 时间:2019-08-08 阅读:230
本报讯(通讯员 臧锐) 今年以来,威宁聚焦产业扶贫全覆盖目标,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五步工作法”和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从产业布局、组织方式、产销对接、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发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
威宁扎实抓好产业布局,对“213535”产业规划作出科学调整,集中精力重点突破高山冷凉蔬菜,加快发展种薯、中药材、食用菌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优势产业。以53个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调减玉米48.5万亩,种植马铃薯190万亩、蔬菜110万亩、中药材41万亩、烤烟24.06万亩,新增经果林44.43万亩。探索推进食用菌产业扶贫,与雪榕集团、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拟实施食用菌扶贫大棚5000栋。
在组织方式上,威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江楠集团、海升集团、中农发集团、雪榕集团、千喜鹤集团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推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国有公司主导主建、经营主体主管主销、村合作社主耕主种”运营方式,扩大龙头企业产业覆盖面。针对以散户养殖为主的养牛业,以村为单位全部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把所有养牛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完成“空壳社”“僵尸社”的清理工作,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利用“三变”改革和“塘约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统筹抓好县内县外两个市场、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抓实产销衔接,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强和各大超市、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等对接力度,畅通县内市场销售渠道。由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分别在广州、虎门、成都、重庆、长沙、厦门等地开设威宁蔬菜专售档口。抽调人员组成市场营销组,下设三个营销专班,分别负责开拓省内团餐市场,海外市场,国内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市场。不断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以下属子公司威宁县山地绿色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为平台,成功入驻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城。
同时,威宁紧盯500亩以上坝区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民培训、技术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具投入等工作保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引导群众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组织全县土专家、田秀才等掌握实用技术的人才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特别是县农技推广部门把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作为农业生产水平和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把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结合起来,组织大量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到第一线去,实现技术服务对每个扶贫产业、每个示范样板点全覆盖,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