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13

四川行吟(组章)

作者:殷连雄 时间:2019-08-13 阅读:253


   高原游走,我是特立独行的人。山水的趣味,我独享其乐。
  许一段光阴,爱着脚下的土地,也爱着游走的滋味。天府之国,我曾把你想象了千万遍。街头巷尾,有太多的期许;名山大川,有太多的向往。
  寻觅一个姑娘,寻觅一个故事,寻觅思想的安置地,灵魂的借居所。跳动的心脏,连同血液飞舞,像极了从天空洋洋洒洒落下来的雪花。我把你的模样轻轻拾起,装进心房。一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微弱的呼吸着。
  轻轻的,脚步轻轻的。生怕打破了黎明前仍在沉睡的你,风里我似乎听到了你酣睡的声音。连说话都屏住了呼吸,悄悄的数车窗外的影子。
 
峨嵋山
 
  峨嵋山,镶嵌着太多的宝藏。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坐上观光大巴。颠簸一个多小时,树木在后腿,路旁的积雪零星可见。半山腰的雾依然那么浓,根本没有散去的意思。每一处转弯,都是三百六十度。
  导游在车上,介绍了金顶,介绍了雪山,也介绍了顽皮的猴子。看了几张猴子伤人的照片,规定了与猴子的距离。猴子本身是可爱的,场面却一度血腥。
  到达雷洞坪我们换乘了大巴,一路上行的大巴。我听到了它吃力的声响,我揪着心,仿佛它会停在山腰亦或倒回去。一路上都是大巴车,每一辆都挤满了像我这样的人,亦或他们与我不一样。
从报国寺到金顶,香火鼎盛。积雪和冰冻挡不住游人的虔诚,虽然没有一步一叩首,但是心是干净的。
  山腰,雾气飘渺。车缓缓的向上爬着,像极了一只蜗牛在寻找归途。人们希望在这里把过去的忏悔和未来的期冀轻轻倒进峨嵋山的每一尊佛像,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安放的地方。思念,变得越来越重。我和其他人一样,把梦悄悄的诉说。我相信,这里的神灵一定知道。
  金顶的索道变得沉重,因为不仅仅是索道上人的体重,还有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也压在了上面。沉甸甸的索道把游人迎上去又送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金顶的高度已是许多名山大川望尘莫及,它带我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景。分明记得早上山脚骄阳似火,车行至山间却积雪覆盖,山顶又是云淡风轻、阳光普照。
  金顶伫立在云海里,仿佛伸手便可摘星辰。云在它的脚下翻滚,顽皮的猴子借着撑破天的大树似乎就可以直入天庭。
  平静的雾海比起山脚寺庙的徐徐青烟,多了几分仙气。光落进去,跳跃着。
  空气都是干净的,多想装一片进背包,当然这是我的妄想。站在金顶上,如果时间久了,会不会就羽化而登仙了。

乐山大佛
 
  三江的交汇处,大佛守望着。山水安静了,人们也安宁了。
  沿着盘山的石阶梯拾级而上,佛像在路旁巍然站立。经历了年岁,红土已经被风化了。模样虽然有些模糊,但威严不改。
  大佛立在岩壁上,前来膜拜者不计其数。我甚至不敢太靠近它,生怕亵渎了。远远看上一眼,心都是虔诚的。
  苏家小院,座落在山顶。苏轼的雕像伫立在屋子中央,和教材上的一模一样。屋子的走廊和墙壁上都是东坡先生的诗刻。
  像我这样的人,最爱这样的地方。这里不但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回家翻了一下书本,发现这是两个家族的融合。最终才有眉山苏家一段传奇,历经岁月仍然熠熠闪光。
  在乐山大佛面前,岁月静静的流泻,就像这江水一样。澄澈见底,只有轮船带起的凌凌波纹。向四周荡去,被山割断了,又回来。
  偶尔听见半山腰的大钟在响,那是游客们在祈福。钟声在山间,在水面来来回回。像极了来袭仙界的天籁,洗礼着人们的心灵。
  这一刻,安静极了。不只是身体,还有灵魂。
 
东方佛都
 
  紧挨着乐山大佛,亦或只是一山之隔。一座石桥,连通了南北,也接通了中外。
  东方佛都,把东方各地的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多少神话故事被一幅幅雕刻的佛像代替,多少灵动,多少技巧弥补人们思维的空白。鬼斧神工的技艺,把仅有的留白都附上了文字。跳动的脉搏似乎一下子就会占据我们的灵魂,连同深深的韵味在血液里穿行。
  这里有十八罗汉,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这里有东方诸国的神像,每个创世神话都在这里体现。贯通古今,连接上下。
  高者几十米,低者毫厘。深山里一项巨大的工程,延伸了几个山头。神像就在这里以他们的光芒照耀着这个世界。
  虽然是雕刻,却神色尽显。每一个棱角都分明,每一个动作都极致,每一个故事都清晰明了。
  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过,本以为轻描淡写,却在心底开辟了一片荒地,没成想生了根发了芽,也许会开花结果。
  特别是睡佛,横卧在山腰。山水树木相连,神采奕奕,姿态安然。如果不是心静者,可能看不见。
  东方佛都,在山与山之间重新塑造了一片天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气的,游人的祈福行为随处可见。到处是虔诚的信徒在叩首膜拜,仿佛都能听见额头磕在地板上的声音。
  来自八方的信徒和从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轻轻的擦拭着眼睛。收起了往日的不羁,连衣襟都特别的光亮。
  岁月浅浅,流淌的时间让我在这个角落里寻得一丝安稳的流年。不恋岁月,让时光把人生重新打磨。洗手礼佛后,人生轻巧了许多,学会放下已然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