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13

“我有一个松山梦”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19-08-13 阅读:245


 “我有一个松山梦”
——访小海镇松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宗能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程宗能在辣椒地里和农户交流种植经验
 

  程宗能在小海镇松山社区任了14年党支部书记。一直以来,他都梦想着能把松山社区建设成“山上果园子、平地菜园子、山下乐园子”的美丽家园。
  山上果树上缀满果实,平地里长满绿油油的蔬果,山下居民安居乐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是程宗能的梦想,也是松山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松山梦”的第一步,是让居民们富起来。
  2010年,为了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程宗能带头成立了思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莴笋、豌豆等蔬菜,一年种三季,平均每天带动100余人就业务工。
  程宗能说:“原来社区农户基本上都是种植苞谷、洋芋,经济效益低、收入少,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创建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让这部分人有个务工的地方,有经济收入,减少父母外出务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说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就业,程宗能一个一个打电话联系,耐心劝说,并承诺回来后都有工做、有钱赚。
  在程宗能的努力下,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程宗能高兴地说:“现在这些返乡的人都在家乡实现了就业,收入也不错,社区里没有一个留守儿童,孩子们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成立思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带动居民就近务工,更吸纳了外出务工居民陆续返乡就业。这不仅为社区农户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也直接推进了松山社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松山社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13亩,累计已调减4000余亩。
  调减后的土地,种上了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荒山坡地种植了780亩的花椒和核桃,较平整的土地上种植了2100亩的蔬菜和960亩的烤烟。
  农业产业结构越调越优,经济效益越调越高,社区农户有了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8年,松山社区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发展香葱、辣椒、豌豆等蔬菜种植,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一般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由村社一体合作社经营种植,带动本地农户就业务工,并覆盖当地贫困户。
  松山社区今年计划脱贫14户,村社一体合作社全覆盖,他们不仅能在基地里务工,年底还能拿到30%的经营分红。(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