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散记
作者:陶泽祥 时间:2019-08-14 阅读:232
我的家乡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云贵川三省的交通要冲,被誉为贵州的西大门——威宁。这里有一个被称为“小海”的地方,其实,这里没有海。这里既是村庄,也是集镇。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在这个村庄生活,见证了家乡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
家乡变了,变得令人不敢相信。人也变了,但不变的是向往未来的精神。
从泥泞的土路到宽敞的柏油大路;从低矮的土坯茅草房到敞亮的新贵州民居;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富强。家乡的巨变给人留下的是一片美好的回忆……
提到家乡,我便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伴着一份自豪油然而生,家乡淳朴好客的乡亲让人留恋,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人欣喜。
记忆中的小村庄拥有一条长长的路,是那种最原始的由黄土组成,路边是东倒西歪的土坯茅草房。晴天有人走过便尘土飞扬,雨天水、泥交加,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泥路”。水伴着黄泥,在泥水里高一脚低一脚的踩着,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留神便坐上“水牢”。路干以后便成了坑坑洼洼的,那时多数小孩没鞋穿,打赤脚,走在上面脚扎的生疼,日复一日,那条路已面目全非。
记忆中的小村庄拥有一所公办小学。我的童年便在那里度过,那里成为我一份珍贵的记忆。每到冬天,便早早起床,在天还是黑蒙蒙的时候便踏上去学校的路,来到路上便看见一堆堆的火在路上燃烧着,周边围满了同村的孩子,你一把我一把的将柴火添加上去,那火便剧烈的燃烧着。我们伸出冰冷的手在火堆上寻找一丝温暖,同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话,同时不停的翻着在火上的土豆,待土豆烧熟,将火熄灭了,便拿着土豆结伴去学校,而此时的学校依然在黑暗中笼罩着,点燃用石头支起木板当课桌的桌面上的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中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记忆中的小村庄拥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夏天的午后便会和伙伴们来河边嬉戏、下河游泳,河中不时蹦出一两条小鱼,年纪大的老年人们坐在树荫下吸着叶子烟哼着小曲,年轻的妇女们找一块合适的石头,洗着全家老少的衣服,手底下不停的搓着,还时不时同旁人聊天大笑,而快乐的我们在河岸上追逐,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小河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的凉意,给人们带来不寻常的快乐。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岁月的冲刷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昔日的土路早已寻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光滑平直的柏油路,人们再也不会因为下雨而发愁。昔日的底矮土坯茅草屋也不复存在,换成了色彩鲜艳结构精巧的小洋楼;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阴暗的教室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
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窄小而泥泞的土路被宽敞、干净的水泥路、柏油路面所取代;补丁压着补丁的“朴素”衣服变成了如今的时尚服饰;煤油灯照明已经被电灯取代;以前的草房、土坯房被现在砖瓦结构的新农村民居所取代,家家户户门前、院落的花花草草使房屋显得更清新大方;原来以牛车、马车、自行车为主的代步工具逐渐变成了摩托车和私家小轿车。
宽阔的集镇街道上人流如潮,超市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家家购置了彩电、冰箱、电脑、空调,还有私家车。一有空闲,人们就开着自家的车带着家人逛上帝庙、泰丰园,游览草海、百草坪、马摆大山旅游景点……每当夜幕降临时,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如今,家乡的春季鸟语花香,夏季绿林成荫,秋季黄叶铺地,冬季洁白似玉。家乡的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质量日新月异。
啊,家乡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呀,我喜欢我的家乡。
起航吧!生我、养我的家乡。加油吧!蓬勃发展的家乡!腾飞吧!有新一代栋梁为您保驾护航的家乡。
啊!远方的客人,只要你有幸来到我的家乡——小海生活,你一定会感到幸福美满、健康并且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