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那镇:“12345”产业路子带民富民
作者:祖海雪 邓碟 时间:2019-08-22 阅读:277
初秋时节,沿着蜿蜒的通组公路走进迤那镇水塘村“三白”蔬菜种植基地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几十名村民有的挖沟、有的施农家肥、有的铺地膜,有序地进行着蔬菜移栽栽前的最后准备。
“我家四亩地,老板租了栽莲花白,我跟着务工,比栽苞谷洋芋划算多了。”陈大翠是水塘村的村民,过去栽苞谷洋芋挣不了钱,看着家门口发展蔬菜产业,她看到了新希望。
由于孩子还比较小,与陈大翠一样,“产业发展到家门口,出门就能在基地里务工”是胡朝兰一直以来不敢想又最期盼的事情。现在不仅将闲置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能挣点孩子的生活费,她高兴极了。
“我们在基地里面栽莲花白,离家近,又能照顾家里带小孩,工价是80块钱一天。”胡朝兰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了将水塘村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迤那镇引进草海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向村民流转土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试种了500亩的“三白”蔬菜,由合作社来经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进行销售,带动周边村民通过蔬菜种植脱贫致富。
据水塘村党支部书记施宗友介绍,因为水塘村出去务工人员多,闲置的土地多,今年引进合作社种植蔬菜500亩,辐射5个村,其中水塘村有465户2395人,贫困户62户236人,基地每天有五六十人务工。
500亩蔬菜种植,拓宽了水塘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据了解,该村目前还种植了李子200亩、苹果150亩、板栗200亩。
水塘村是迤那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以来,该镇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种植业、养殖业两大板块上下足功夫,目前初步形成了1万亩有机蔬菜、2万头牛、2万亩烤烟、3万亩马铃薯种薯、4万亩苹果、5万亩特色经果林的“12345”产业格局,产业链逐步拉长,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