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22

幸福生活,心存感恩

作者:周凤 时间:2019-08-22 阅读:330


   说起移民局,有的人以为是办理出国移民业务的,朋友时常开玩笑说以后要移民出国就可以来找我帮忙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单位工作性质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单位,但是说起易地扶贫搬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实我们现在的核心工作就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今年2月25日凌晨4点25分,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的小学生卯会朵带领两个弟妹早早起床,穿衣,洗漱,煮好洋芋,时间就快到凌晨5点了。吃完煮洋芋,卯会朵三姐弟关好门,打开手电筒伴着夜色踏上了上学之路。寨子里像卯会朵姐弟一样情况的共有12名学生,他们就读的学校在大石头组后面的山腰上,从后山通往学校的路有7公里,路陡坡长,他们每天翻山越岭历经3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学校。一人一把手电筒,12把手电筒照亮整个村庄,也照亮了12颗求学的心,他们成了寨子里起床最早的人。这群孩子最大的13岁,读六年级;最小的8岁,读一年级。上学途中,孩子们太累了,就在大石头上小憩一会又接着走。特别是冬天,冰天雪地、山高路滑,孩子们蓬乱的头发,不太干净的衣服,破旧的书包,脚上的泥鞋,似乎都在诉说着上学的艰辛与不易,可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们的眼神中流露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大石头组数十户人家就居住在牛栏江大峡谷,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而建。村庄的前面是牛栏江阻隔,滔滔的牛栏江水昼夜奔流,后面紧靠数百米高的悬崖,笔陡的大悬崖偶尔有落石掉下。村里的群众要到河对岸,唯一的通道就是从钢索桥上溜过去,不管是群众出行还是购买物资,都要靠溜索运送,以至整个寨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现代化家电。溜索是这个寨子里人们的生活之索,是与外界接触的唯一纽带。大石头组没有一块像样的土地,石头缝里有点薄土,村民就在石头旮旯里刨食,遇到干旱年就绝收。“种地种到天边边,开荒开到石头间”,这是大石头组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大石头组的群众已经全部搬迁到威宁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家都在讲过去是“泥土墙、茅草房,支口锅来铺张床”,现在是“宽敞院、高楼房,真皮沙发弹簧床”;孩子们的上学路程也从几个小时变成了十几分钟,从此不用再摸黑路上学了。命运在这里改变,梦想从这里放飞。一把手电筒,照亮上学路,这对于大石头组12名小学生来说已成为历史。
  搬迁对象卯昌云夫妇两年前在沿海城市的工厂流水线上为了挣钱修建房子汗流浃背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两年后,他们告别了背井离乡,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的日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更没想到在这座高楼林立、街道车水马龙、路旁万盏灯火的县城有了自己温暖的港湾,有了一套没花一分钱、直接拎包入住的房子,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夫妇俩在家附近找了工作,有了各自稳定的收入,他们幼小的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一家人幸福团聚、生活其乐融融。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也正是因为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让许许多多像卯昌云一样的群众开启了幸福的生活。
  在新时代里,我们一代代中国人为之奋斗不渝的复兴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中国已经步入世界大国行列,中国人民已经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见证着一个个中国奇迹——北斗,为中国丈量世界;蛟龙,为我们龙宫探宝;辽宁舰,圆我们的强国梦。一件件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让中国人更加自信,更让我们知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忘砥砺奋进之初心,牢记复兴中华之使命。
  心存感恩,你就在知足惜福中体验党的善意,在生活中勾勒出美好情愫;心存感恩,你会永远充满自信和活力,并让快乐不期而至;心存感恩,你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感谢国家赋予我们的新生活,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放声高歌,跟党走,去学习,去奋斗,去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