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22

退伍不褪色 当好“领头羊”

作者:李玉香 时间:2019-08-22 阅读:408


 退伍不褪色  当好“领头羊”
——记么站镇新房社区支部书记徐永康
通讯员 李玉香



徐永康为群众讲解西红柿种植技术


  “是盐你得咸,是糖你得甜,作为一个社区致富的‘领头羊’,就要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么站镇新房社区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徐永康的这句话朴素而坚定,他身上处处透着一名军人的气质。
  “我于1991年12月参军入伍,在云南省边防总队金水河边防检查站服役三年,于1994年12月退役。在服役期间,1993年因边境巡逻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徐永康说。 
  退伍后,徐永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2008年1月担任新房社区委会主任以来,带领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000余亩;争取资金100万元集中养殖能繁母牛50余头;实施危房改造100余户,其中新农村建设20户;争取资金35万为群众实施饮水工程,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难问题。
  山还是原来的山,地还是原来的地,人还是原来的人。然而,新房社区人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楼房、富裕户,家家奔上致富路,住上楼房娶媳妇,群众感谢党支部。”这是2011年新房社区流传的新歌谣。在徐永康的带领下,短短的几年期间,便使新房社区从贫困村一下变成了先进村。
  么站镇新房社区的一位老党员说,徐支书总是闲不下来,常常跑到辖区内合作社内查看蔬菜的长势情况,利用群众集中的机会,在基地内为群众讲习种植业技术的相关知识。
  2011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徐永康当选为新房社区党支部书记。
  “虽然觉得有压力,但是我对工作更有信心了,因为这次换届我的搭档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部队上非常优秀,于1979年10月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1980年、1981年、1982年连续受连嘉奖各一次。我相信,今后新房社区的工作在我们社区两委干部的带领和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好。”徐永康信心满满地说。
  在新房社区两委的干部中,2名退伍军人分别为“一把手”,干工作就像在部队打仗一样,说干就干的口号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群众把权力给了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公正清廉,处处为民。”这是徐永康在社区内开会时常常重复的一句话。
  徐永康认为,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是社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和“六个聚焦”的相关要求,狠下“绣花”功夫,发扬“钉子精神”,只要组织和群众信任他,就要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徐永康每天带领社区两委干部走村串户,实地踏遍了该社区的山山岭岭和家家户户,终于找到了改变贫困面貌的突破口,制定了该社区近期的目标和远景规划,确定了道路建设、通水通电、文化广场建设、种养殖业等几大工程。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到许多惠农的政策,每一个项目的落实他都要亲力亲为。据了解,这些年徐永康带着群众硬化通组路、串户路共17.6公里,修建300余平方米的白家院文化广场一个,村寨变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致富劲头变得更足了。
  在群众的支持下,新房社区各项工作干得热火朝天,引进“三江源”项目养殖黑山羊2500余只;引进和动员本社区致富带头人成立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0余个,其中注册资金达500万元以上3个,吸纳贫困户60余户;组织实施危房改造共232户;修建小水窖共45口;带领群众土地复垦共600余亩,荒山造林750余亩;引导群众种植各类蔬菜共3500余亩;完成9个村民组的农网改造,实现9个村民组广电网络全覆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永康在2000年民兵训练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么站片区实弹射击第二名;2013年被评为全县“优秀村(社区)干部”;2014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光阴飞逝,50周岁的徐永康支书已不再年轻,他的鬓角标注年轮的痕迹。人老心不老,退伍不褪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