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法院成功调结 一起健康权纠纷案
作者:马垚蕊 时间:2019-08-22 阅读:179
本报讯(通讯员 马垚蕊) 近日,县人民法院第六人民法庭法官因案施策、倾力调解,成功调结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
原告胡某某与被告施某某系邻居,2016年12月1日,因被告的牛跑到原告的地里吃庄稼,双方发生了口角并且抓打在一起,此番争执致使年近七十的原告胡某某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4天,花费医疗费等共计5300元。胡某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施某某承担该笔费用和案件诉讼费。
承办法官经考察了解情况后,认为此案以调解结案最好,既能保证原告得到现实的赔偿款,又能促进邻里和谐,化解多年积怨。
案子下判易,案结事了难。承办法官考虑到原告与被告系村邻关系,开庭前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开始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调解遭遇瓶颈。为此,承办法官从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出发,结合原、被告的关系,给了他们“冷静期”去细算这3年来的经济账、时间账、邻情账、信誉账、风险账等“五笔账”,反省一下这官司打下来是不是得不偿失。
开庭当天,承办法官通过讲法理、解情理、明事理,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把法律、人情讲明白、讲通透。从平日的积怨入手,认真分析矛盾纠纷的原因,及时进行释法析理,建议双方消除积怨、和睦相处。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胡某某和施某某的心结逐渐被打开。被告施某某对殴打原告胡某某的事实不予否认,对自己给胡某某带来的伤害表示歉意,并愿意承担原告因这次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看到被告调解的诚意后,原告胡某某也开始反省自身的过错,最终原、被告心平气和地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施某某当庭向原告胡某某支付了赔偿款2600元。最终,一场原本剑拔弩张、互不退让的官司,因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