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镇多举措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所漫 时间:2019-08-22 阅读:184
本报讯(通讯员 所漫) 近年来,秀水镇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微夜校”为依托,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多举措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党建领,促脱贫。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指导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作用,以“三进”为措施,以“三增”为目标,以拉家常的方式,传播党的“好声音”,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把群众当亲人,将群众的诉求和心里话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抓在手上,凝聚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村经济发展。建立了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民心在一线凝聚、和谐在一线构建、小康在一线创建的一线工作机制。
强基础,补齐短板。打通村寨之间、农户之间的“脉络”,完成秀水至海拉公路建设、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215.198公里、完成“白改黑”9公里;启动2019年安全饮水工程4个;2018年实施危房改造1533户,涉及精准扶贫户共517户;2018年计划搬迁238户1219人,其中贫困人口147户770人;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9年新建中心村卫生室2个(覆盖3个村),标准化村卫生室7个,计划2020年完成剩余5个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辖区内村卫生室全覆盖及改造升级,让村民看病更方便舒心。
促产业,拔“穷根”。牢牢把握“八要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提高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集中用于改善农村产业发展条件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种植烤烟1万余亩,因地制宜调减玉米11500亩,规划种植苹果1500亩、马铃薯2000亩、中药材1700亩、蔬菜2100亩、其他经果林700亩。发展“三白产业”2500亩,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