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26

退伍不褪色 脱贫攻坚显本色

作者:况清 时间:2019-08-26 阅读:243


 退伍不褪色 脱贫攻坚显本色
——记石门乡退伍军人李万军
通讯员 况清



民兵连正在训练


  “一二一、一二一、向左转、稍息、立正……”
  8月20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石门乡年丰村村级活动广场上传来阵阵口哨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小伙正顶着烈日,在宽阔的广场上操练着,排面整齐,步伐坚定。显然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民兵连队,喊着口哨的正是这只民兵连队的队长——李万军。
  李万军今年36岁,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2002年,年仅19岁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2004年退役,2年的军旅生活锤炼出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连续两年被评为部队“优秀士兵”。
  年轻的他如今在年丰村有着多重身份,他是村里的村警、民兵队的队长、天麻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维修手......殊不知,他曾经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不过现如今已经脱贫了,而且还成为了年丰村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年丰村位于石门乡东北部,总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村609户24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889人。2015年末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来,经过三年的努力,全村发展迈上快车道,水电路讯房全覆盖,2018年末人均年收入增加到9000多元。
  “村子一点一滴的变化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村支两委的辛勤工作,同样也离不开像李万军这样支持工作,带头脱贫致富的退伍军人。”年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大明介绍到。
  由于母亲身患癌症,退伍后的李万军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2014年精准识别,他家也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即使穷,我也不能拖了国家后腿。”在年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民主评议会上,参会人员全部举手赞成李万军一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那一刻,李万军在心里默默发誓。
  在帮扶联系人和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多次到省、市、县参加种养殖技能培训,回村后的他四处借钱,种了5亩天麻,因为种天麻还被常年种惯包谷洋芋的村民在背后嘲笑,“我活了这么多年,只见过野生天麻,从没有看见谁能把天麻种出来的,李万军成不了功的。”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退役不褪色”,母亲身患癌症救治无效,父亲也常年患慢性病,天麻种植初期,也是入不敷出,2017年3月,在年丰村的低保民主评议大会上,村里决定把他的老党员父亲李兴华纳入低保户,但两父子商量后,决定不吃这个低保,“虽然现在家里确实困难,但我相信只要肯吃苦,贫穷是暂时的。”李万军和父亲李兴华主动找到陈大明:“他们当时态度很坚决,自愿退出低保,觉得刚种下的天麻虽然还没见效益,但是村里还有其他村民比他更需要这个照顾。”
  他刻苦专研,细心管理,第一次种天麻就赚了10万元钱。把母亲患病借的3万元钱和种天麻借的6万借款还清了以后,腰包所剩无几了,2017年6月,他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到银行办理了五万元的特惠贷,并充分利用石门乡“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村民三级自治体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动员所在的十户一体的12户36人和他一起组建了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不久,李家父子主动退出低保的消息便在村子里传开了,天麻种植合作社也盈利了,李万军家收入增加了,建起了新房子,综合各项指标,达到脱贫的标准,成功摘下贫困户的帽子。谈及二人,村里人无不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的。
  听说李万军种植天麻成功后,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或到合作社免费务工学技术或入股跟着他一起干,李万军也被推选为合作社的理事长,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当谈及天麻种植时,李万军自信满满地说道:“就目前天麻的长势来看,今年我们合作社的收入不会低于60万元,户均分到5万元没问题。”

组建民兵连队 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腰包鼓了,乡村变美了,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也成为乡亲共同的心愿。为此,2017年11月,李万军主动找到村支书陈大明,希望利用自己曾经在部队学到的东西,在村里成立民兵连队,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去,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
  这一想法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这个主意好啊,现在村里正在大力发展生产,搞脱贫攻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了,成立民兵队,不仅可以维护村里的治安,还可以把年轻人留在村里,搞生产、抓收入。”陈大明回忆到。
  说干就干,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宣传动员,同年12月,村子里年轻的小伙纷纷自愿报名加入了民兵连队,李万军作为队员中唯一的退伍军人,曾经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顺理成章担任了该支民兵连队的队长,还和村里一起凑钱,为25名队员购买了统一的制服。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白天带领队员定期训练,每晚10点到11点在村里各个角落巡逻,参与全乡火灾、地震应急救援、环境卫生督查等工作,成为了石门乡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
  在民兵连队里,李万军也是大伙的老大哥,平常的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军队的标准、纪律进行操练,生活中,时常分享军旅生活,征兵期间,也多次鼓励适龄队员报名参军入伍,做好思想工作。在他的熏陶感染下,目前25名队员中有2名已经参军入伍了,从普通的民兵转变成了正式的军人。
  除此之外,为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年丰村在省农委的帮扶下,购买了11套大中小型农机设备,成立了威宁县石门乡年丰农业农机专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全乡发展“三白”产业过程中的犁地、翻土、播种等工作。25名民兵队的队员经过培训,全部加入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了机车手,农忙时节,驾驶农机在偌大的黄土地上来回穿梭,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农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有损坏和磨损,这时候,李万军就起了重要作用,先前在部队时候,他学过一点机械维修,退伍后也帮助邻里修过拖拉机,技术还行,为整个合作社的农机正常运转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今的李万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提及他今后的打算,他自信满满,拍着胸脯说:“我打算扩大天麻种植规模,向更多的农户分享天麻种植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同时,带好民兵连队,永葆军人本色,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冲在最前头,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