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洞桥社区好书记
作者:罗春灿 张忠勇 时间:2019-08-28 阅读:250
六洞桥社区好书记
——记六桥街道六洞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立宪
通讯员 罗春灿 张忠勇
他是社区的“领头羊”,是群众发家致富的“领路人”,是社区信赖依赖的好公仆,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是名副其实的“贴饭碗”书记,他就是六桥街道六洞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立宪。
用声:传递党的好声音
“我们六洞桥社区一直以贯彻落实好“三会一课”为纲领,同时充分发挥“三会一课”的磁铁引力作用,开展好社区干部大会、板凳会、院坝会等会议,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户、到人,今年以来在张立宪的带领下,该社区共开展了党员大会4次、支部书记上党课3场次,“脱贫攻坚知识”大讲习5场次,开展了建党98周年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相关会议。张立宪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他用实际行动将党的声音通过各种途径传遍到千家万户。
用心: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在这里上班还适应吗?工资有没有按时领到?”“书记,谢谢您!咋会不适应,对我们农村人来说,打扫点卫生这是轻松活,工资每个月1500元都按时打到卡上的,在这里上班还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上下班还可以坐单位的车呢,很方便照顾娃娃和老人”“工资按时领到就好,要好好上班,同时要懂得感恩,要感恩党、感恩国家、正是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有现在这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我们才能够在这里安心舒适的工作……”这是张立宪到辖区企业回访建档立卡户吕良娟时的谈话。据张立宪介绍,辖区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除2户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产业扶持或就业脱贫外,其余17户78人均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像吕良娟户通过产业扶持等方式实现了就业脱贫。
另外,为解决六洞桥社区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张立宪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并结合社区实际,带领社区干部千方百计为群众创业致富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跑项目、要款项,在张立宪的带领下,该社区群众投工投劳开起农家乐13家,度假山庄3家。其中,退伍军人彭明远,在党总支的帮助下,向信用社贷款20万元,开起了“退伍军人之家”民宿,该民宿为社区精准扶贫户提供了8个就业岗位;辖区知识青年张春平,在党总支的带领下由原来的困难户变成了现在的小“包公头”,日前带领困难群众从事水电工,解决了10几名群众的就业难问题。
用情:解群众燃眉之急
“张书记,快到家里坐。”六洞桥社区建山组刘永奇连忙招呼道。“现在家里情况咋样了?”“新房住的还安逸不?”张立宪询问到。说起现在的新房,刘永奇连声感谢张立宪。2013年前,刘永奇一家人口多,房屋偏小,夫妻俩拼命打零工挣钱,希望重建新家,但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一年刘永奇的长女突发疾病病逝,为替孩子治病一家人的积蓄花的所剩无几。张立宪了解此情况后,立即为刘永奇家向民政部门申请2000元的临时救助,自己也从腰包里掏出了10000元借给他尽快把房修起来。在张立宪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刘永奇家建起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2014年夏天,连续几天阴雨,张立宪为防止洪涝灾害隐患,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带领社区干部进行排查,走到建山组宫正英的土坯房门前发现,老人大门紧锁,“情况紧急,不容再等。”张立宪看到此景,怀疑老人应在里面入睡,立即组织人员将老人的房门撬开,将老人及时拉了出来。当天晚上,宫正英居住的房屋就倒塌了。“要不是张支书,我这把老骨头可能就埋在老房里了。”建山组的宫正英老人回忆说。
2013年,低保户蒋德珍的残疾儿子因病去世,蒋德珍正四处筹钱安葬儿子。张立宪得知消息后,马上为蒋德珍送去500元,社区干部看见此举后,也纷纷慷慨解囊,一起为其捐赠了钱物,帮助蒋德珍一家渡过难关,为从根本上解决蒋德珍的生活困难问题,张立宪还将蒋德珍聘为社区保洁员,每月可领1000元工资,以帮助蒋德珍实现就业问题。
用爱:诠释“贴饭碗”
2013年的一天早晨,张立宪刚起床,一位老人手提着鸡蛋到他家反映困难,张立宪了解情况后,答应为老人解决问题,但老人却坚持留下鸡蛋。张立宪拗不过老人,就先答应老人,事后,自己掏钱买了大米送给老人。“老人的心意我收下,但我是党员,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得找个方式给老人还回去。”张立宪说到。
“在特殊学校,张书记还有一群孩子。”六洞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张真祥告诉笔者。原来,从2011年开始,张立宪每年对特校的聋哑学生进行帮扶,每个孩子每学期张立宪给予1000元钱帮助这群特殊孩子,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带领社区干部、身边的朋友家人加入到这场爱心活动中,为这一群特殊孩子送去衣物、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
据社区副支书张真祥介绍:“张书记从当村干部起,就为群众免费发放蔬菜苗,给贫困户买猪崽,支助贫困学生,带头捐资捐物等,他所做过的实例不胜枚举,他的工资几乎全贴在群众身上了。”
张立宪对笔者说,“我媳妇经常和我开玩笑,说别的村干部捧的是铁饭碗,你是‘贴饭碗’,赚不到钱还得往里贴钱。”张立宪说,我不仅是一名基层的村干部,我还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得为我的社区群众生活负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