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8-28

威宁扎实做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9-08-28 阅读:206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为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休养生息,摸索土地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土地生产能力,威宁在石漠化山地、农作物重插区实施耕地休耕项目试点,扎实做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 
  强化技术服务,确保有效管理。成立工作指导专班,对休耕进行技术指导,加强试点区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选定实施经营主体,与经营主体签订休耕协议,明确职责与任务,经营业主与休耕农户签订休耕协议报农业部门备案。采取翻耕晒墒、土壤熟化,种植绿肥、牧草、豆科作物等,尽量减少农艺措施。连续3年实施休耕,休耕期间种植豆科作物、牧草、绿肥等养地作物,解决农民生存问题,做到土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充分改善土壤结构,熟化释放土壤养分,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发生。
  强化政策引导,稳定农民收益。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承担休耕任务农户的原有种植作物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助,确保试点不影响农民收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鼓励以乡、村为单元,集中连片推进,确保有成效、可持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原有的种植纯收入相当,不影响农民收入。
  探索发展路径,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带动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利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资金与农户签订休耕租地协议,由合作社组织实施,种植的牧草、绿肥等归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在海拉镇火箭村实施500亩,利用农光互补项目,在实施光伏发电的地块空隙处种植绿肥、中药材等非高杆作物,在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迤那镇五星村的迤那镇合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莲花村的迤那镇互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休耕协议,流转土地种植绿肥、牧草、青饲草等发展养牛业,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推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中,威宁严格执行休耕政策,对全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500元,即农户收益补助原则上为每年每亩440元,经验收公示无异议后拨付。管护耕地补助及秋季绿肥种植原则上为每年每亩60元。截至目前,已兑现休耕补贴1000.538万元;已开展技术培训会4次,培训160人次,技术人员现场指导38场次,培训指导乡镇农技人员83人次,农民219人次,合作社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