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破房子” 过上“好日子”
作者:赵英丽 时间:2019-08-30 阅读:228
搬出“破房子” 过上“好日子”
——五里岗安置点福康馨区搬迁户袁超的脱贫故事
通讯员 赵英丽
初秋的威宁,天气格外凉爽,走进五里岗安置点福康馨区社区超市,老板袁超正忙得热火朝天。
“我从龙街镇搬过来,以前住的是老木房子,破得很,和现在的小区是没法比的。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袁超一边收钱,一边兴奋地向笔者表达着搬进新居的喜悦。
在袁超的记忆里,老家太穷,住土坯房,吃包谷洋芋,孩子读书要走3个小时,寨子里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很多没读过书,
18岁那年,袁超背着行李走出大山,外出务工,发誓不再回来。由于只读过二年级,识字不多,只得干重体力活,收入还不高。20年来,袁超带着妻子和2个孩子辗转漂泊,搬出大山的愿望迟迟没法实现。
2018年初得知自己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袁超喜出望外,没想到年底就变成了现实,搬进了位于五里岗的新家。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新家80平方米,小区环境优美,道路宽敞,比起原来居住的老家,好了不知多少倍,袁超夫妇原本可以选择到园区企业务工,但看到安置点人气旺,头脑活络的他选择了开小百货店。
挪穷窝,才能迎来脱贫致富新天地。近年来,威宁紧紧盯住深山区、石山区、地灾频发点等地区,大力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在安置上因势利导,充分考虑搬迁对象的文化素质、谋生能力和搬迁意愿,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安置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更是做到服务上门,服务到人,充分结合搬迁群众实际,做好贴心服务。
“刚搬迁过来的那段时间,社区干部职工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找人、开锁,孩子找不到家、老人走丢、马桶不会用、电梯不会按等等,社区生活完完全全和农村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了,一年多来,在社区干部的精心帮助下,居民们的心态都有了质的转变,现在住习惯了。”五里岗安置点小康馨区负责人张应江回顾起“安顿”搬迁群众的点滴时,感慨地说道。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如今,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像袁超一家因易地扶贫搬迁离开大山,过上好日子的人家还有很多,他们或自当“老板”、或进厂打工、或帮人做事,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真是好啊,既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找到好路子,又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袁超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