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以高效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卯欣悦 时间:2019-09-05 阅读:217
本报讯(通讯员 卯欣悦) 今年以来,威宁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立足县情实际,坚持高点布局、系统谋划,对“213535”产业规划作出科学调整,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三白”,加快发展种薯、中药材、食用菌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优势产业。以53个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县产业脱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抓实工作方法。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蔬菜产业易地扶贫基地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蔬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全县2019年适宜种植蔬菜的易地扶贫蔬菜基地开展调查。县领导多次深入拟种植地块实地调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威宁自治县蔬菜产业易地扶贫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农村产业革命读本》,邀请知名专家和县内专业人才大规模培训干部群众。组织有关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云南考察学习蔬菜产业。组织39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619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到石门、五里岗、草海等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的成功做法,并在县城召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大会,研究部署蔬菜产业发展举措。
及时落实地块、品种选择、育苗供应,及时启动种植。在草海、小海、双龙等32个乡镇(街道)规划蔬菜基地面积6.5万亩,其中核心基地已流转土地23931亩;其他基地累计落实土地46205.3万亩。充分依托威宁适宜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的气候条件,选取白菜、白萝卜、莲花白“三白”蔬菜为主导,辣椒、菜薹、西红柿、豌豆尖、香葱等为辅。在草海镇卯关村育苗1000多亩,其余育苗由开心农业、同心弘盛、金丰公社三家经营主体分别对接北京奥春、春喜集团、云南王记彩云等种苗供货商按品种、规格供应。
完善供水、冷链等设施建设,做好配套保障。预计投入1.7亿元解决6.5万亩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产业用水,已按轻重缓急原则进场施工。全县新增20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的水电路配套设施正在规划设计和衔接融资工作。县农投公司建设的威宁县冷链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内含14个冷库4700平方米,12台萝卜清洗机,8月底完成薯城冷库8000平方米建设。目前全县冷库面积达2.48万平方米,累计日处理量6350吨,基本满足当前需求。年底前将与省物流集团、广州江楠集团合作启动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冷链需要。
积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强化产销对接。在广州、虎门、成都、重庆、长沙、厦门等地开设威宁蔬菜专售档口。同时组成市场营销组,下设三个营销专班分别负责开拓省内团餐市场、省外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全县所有中小学和机关企事业食堂都采购本地蔬菜。针对蔬菜产业易地扶贫基地,组织开心农业、金丰公社、同心弘盛等19家经营主体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已签订35万吨销售订单,其中出口订单约20万吨以上。截止目前,共销售蔬菜63.8万吨,销售额7.44亿元,其中出口越南白萝卜、马铃薯等1.27万吨,创收2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