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卯欣悦 时间:2019-09-05 阅读:230
本报讯(通讯员 卯欣悦) 近年来,威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战区指挥长包乡镇(街道),乡镇党政班子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干部包组或自然村寨,村组干部及党员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从6月份开始每月在不同乡镇组织召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现场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层层抓落实,抓出实效。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在媒体平台上开设“聚焦五城同创·共建美丽威宁”专栏宣传报道、在城区主次干道、广场、各乡镇(街道)公路沿线等制作安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公益广告宣传牌、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院坝会、群众代表会、座谈会、进村入户开展讲习活动、卫生清洁户评比活动、发放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单、大喇叭宣传等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从思想上“要我扫”转变为“我要扫”,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开拓创新,开展综合整治。充分发挥石门乡“三查三评三奖”活动、“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自治体系作用,及迤那镇垃圾银行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群众对房前屋后、庭院圈舍内外等环境卫生进行有效整治,全面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加强“十个一”行动开展力度,推动农村面貌大改观、脱贫形象大提升。持续开展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深化《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志愿服务条例》宣传教育,切实提升群众思想素质,从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探索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从乡镇抽调分管领导任组长,从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利用“10+N”公益岗位,在辖区内各个村选聘村民作为村环境卫生管理员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自治作用。加大日巡查、日调度、日整改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水平。团委、妇联、学校等单位组织开展“百万妇女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及巾帼志愿队伍活动,“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活动,切实提高妇女儿童的环境卫生意识。加强工作调度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目标责任书,做到管理对象准确定位、管理目标清晰明确、管理手段快速敏捷、管理过程适时高效,确保做实、做细、做出成效,确保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