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加大易地搬迁群众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
作者:赵琴 时间:2019-09-10 阅读:229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威宁着力加大搬迁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强化部门合作,着力开展技能培训。县生态移民局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搬迁后扶公司对搬迁群众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培训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就业一批,易地产业就业一批,民政兜底一批,全面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据悉,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共开展培训10188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131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056人,搬迁劳动力培训后稳定就业9923人,主要培训内容有家政服务员、护工、育婴师、缝纫工、挖掘机操作工、电工、中式烹调师等工种。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5649户15411人,就业14839人,全部达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2019年计划培训3700人次,通过培训后60%参训学员能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合适就业岗位,40%能实现灵活就业。
强化工作举措,着力开展跟踪服务。依托广州市番禺区就业服务中心建立番禺区劳务协作站,依托川贵劳务派遣公司建立东莞劳务协作工作站,为在广州市务工的威宁籍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岗位信息等服务,目前已为跟踪服务2000余人次;在搬迁点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并向各乡镇(街道)抽调工作人员驻搬迁点工作,开展上门登记走访工作,以召开专项招聘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培训机会等,及时掌握劳动力动向,目前已掌握5649户15411人的就业动向。
强化工作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将大力开展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力度,大力开展感谢党恩教育培训,开展在法律法规、劳动维权、职业道德、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方面开展全面素质提升培训,在主要提供就业前景好、老百姓喜好的培训工种,包括保洁员、保育员、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师、挖掘机操作工、电工、焊工、缝纫工、创业培训等;2019年计划整合培训资金用于开展培训工作,整合资金主要来源于扶贫、人社、农牧等部门。今后将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下大力做好搬迁劳动力培训工作,争取做到培训全覆盖,不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网站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和工作岗位,推动搬迁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激发搬迁劳动力主动参加培训和转移就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