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9-20

么站镇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环境卫生整治新常态

作者:李玉香 时间:2019-09-20 阅读:239


   本报讯(通讯员 李玉香) 近日,么站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深化宣传为基础、网格管理为举措、三级联动为抓手、齐抓共管为主线的前期工作基础上,在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管理上探索新路子,创新环境卫生管理的新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着力打造全域环境整治新格局。么站镇整治办工作员配齐服装,为保洁员购买工作服、把保洁员的待遇从每月800元提高到2000元,解决了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的问题;对各村(居)常态保洁机制的建立健全作为重点推进,整合保洁员、护寨员、护路员、护林员、民生监督员、妇联主席等集中培训上岗,人人与村上签订保洁协议,做到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有效解决保洁人员不足及规范操作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团委、妇联和整治办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坚持从源头治理。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与街道上经商的门面签订“三包”责任状,逐户宣传引导,由政府联系车辆拉水到街道上对路面进行冲洗,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效解决前扫后倒、卫生反弹等问题。
  加强街道管理、强化秩序,着力打造路域环境整治新突破。规范了么站镇街道上的市场秩序,对违章搭建、占道、乱停乱放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加强对广告、标语的管理,对野广告、破损横幅进行清理共20余条。每逢三、六、九号赶场,镇整治办工作员将在上午7点半开始集中,对街道上的摆摊设定进行规范管理,散场后定时督促环卫工人集中打扫、及时清扫主干道、清理卫生死角,全力打造靓丽的宜居家园。
  创新工作制度、抓实载体,着力打造全域环境整治新常态。以村(居)为单位,按照镇有整治办,村(居)有保洁站的要求,聘用贫困户做保洁员,组建了环卫保洁队,实现环境保洁专业化和常态化;以“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并与环境整治无缝对接,使打扫卫生、环境保护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同时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如不讲究家庭环境卫生的家庭,村(社区)将纳入“黑名单”管理,如列入“黑名单”的家庭到村(社区)、镇直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时,各部门将暂缓办理,由村(社区)督促先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后再予以办理,形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