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源头美如画
作者:周应福 时间:2019-09-24 阅读:224
乌江源头美如画
——盐仓镇邓营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通讯员 周应福
仲秋时节,漫步在位于乌江源生态保护区的盐仓镇邓营村,犹如走进一幅美丽和谐的田园画卷。干净平坦的乡间小路纵横交错,路旁篱笆上的鲜花怒放,香气迷人。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庭前屋后的果树硕果累累。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汇集成滚滚乌江。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老人们坐在大树下乘凉,笑谈即将到来的丰收喜悦,伴着微风,村民们幸福感拂面而来……
在这幅美好的生态宜居画卷的背后,处处体现着盐仓镇邓营村扶贫工作组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智慧和魄力。盐仓镇邓营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以来,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通过工作组持续不断的努力,盐仓镇邓营村村容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和精气神得到了迅速提升。
高度重视 广泛宣传
盐仓镇邓营村是乌江源头重要生态保护区之一,全村403户1857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是典型的绿色村落。但一度时间村里垃圾遍地、禽畜粪便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村民苦不堪言。
今年6月初,盐仓镇邓营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以来,工作组以走访、个别谈话、村民大会、院坝会、自然村寨广播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村民中迅速掀起高潮。“我们院子里养牛的人家多,原来牛圈里流出的粪水流到院子里,流到路上,一个院子脚都下不去,臭烘烘的,蚊子苍蝇到处飞。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村干净整洁,屋里屋外清洁有序,就是床上的被子也每天都要折整齐。”盐仓镇邓营村二组村民邓兴万说。
通过工作组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盐仓镇邓营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迅速成为盐仓镇乃至全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盐仓镇各村代表和附近乡镇村民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细化措施 规范整治
盐仓镇邓营村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细化到村规民约中,用村规民约规范、引领村民行为。村规民约对道路、庭院、房屋等的清洁和卫生做细化要求,对家具、炊具、餐具等放置和保洁有明确规定,对个人形象洗脸、洗手、洗发等要求进行细化,对各种牲畜和家禽养殖方式进行规范,杜绝在喂养过程中扰民、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
“村规民约出台以前,村里各家鸡、鸭、狗等禽畜乱跑,路上禽畜粪便无人处理,垃圾遍地。村规民约执行后,对村里禽畜养殖有了严格要求。如散养鸡、鸭、鹅等家禽,每日每只处卫生费10元;散养狗,因影响环境卫生和危害村民安全,每日每条处罚卫生费50元;排放污水污染河道、院坝、道路,每天处罚200至500元卫生费……村规民约的这些规定,给行为习惯差的村民带来了极大的约束,使之迅速整改,推进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盐仓镇邓营村村支书陈军亮介绍说。
职责明确 压实责任
盐仓镇邓营村自成立扶贫工作组以来,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扶贫工作组领导分别对各村民组实行责任包保,负责该村民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村里村组道路划分到了一家一户,并在其路段标注责任主体姓名,使村组道路清洁和维护有了明确的责任人,全村403户村民承担了相应路段的包保责任。所包保的道路连同该户院坝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等纳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综合考核。“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哪家的路段,一看路段就知道他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视情况,很好监督。”盐仓镇邓营村主任邓虎军指着村组路上红油漆写的名字说。
激发动力 “四员”引领
“我把村里的路扫干净,别人看着舒服,自己在这个村住着也安逸。”邓营村护路员邓兴朝说。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工作组不但强化扶贫工作组领导示范作用,还强化护路员、护寨员、保洁员、护林员“四员”的职能和职责,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率先示范。
广大村民在“四员”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迅速从扶贫工作组干部辐射到“四员”户,最后深入百姓家庭。
学习典型 督促后进
盐仓镇邓营村以村规民约和人居环境整治评分表为依据,对村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双周考核。村民考核结果较好的家庭在门上悬挂“绿色示范户”门牌,树立为楷模,组织村民参观学习;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家庭在门上悬挂“黄色警告”门牌,组织相关人员监督整改。为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整改,盐仓镇邓营村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表彰会,表彰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表现突出的42个家庭,2名优秀护路员、3名优秀护寨员。
通过一系列措施,盐仓镇邓营村村民广泛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观念。村庄环境、个人形象、民风民俗等产生了彻底的转变,整治工作效果良好。
如今,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在乌江源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