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兴产业
作者:臧锐 时间:2019-09-27 阅读:196
“三驾马车”兴产业
——威宁加速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纪实
通讯员 臧锐
近年来,威宁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聚焦“三农”变革,牢牢把握“五步工作法”、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主线,奋力开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局面,加速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推进。
目前,威宁着力打造“蔬菜之乡、苹果之乡、茶叶之乡”名片,农业产业“三驾马车”成为推动群众致富新引擎。
突出“变”:着力打造“蔬菜之乡”
威宁是“云贵高原65个高山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县”和“全国153个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威宁以“三白”蔬菜为主,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县蔬菜产业在短期内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打造“威宁高山冷凉蔬菜”公共区域品牌,建立蔬菜经营连锁店,实行蔬菜品牌化营销。通过品种改良、品牌营销,已认定蔬菜无公害产地118个、面积82.4万亩,认证无公害产品112个。
今年6月以来,威宁因地制宜,利用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等优势条件发展蔬菜产业,规划建设五里岗街道、草海镇、小海镇、双龙镇、陕桥街道、海边街道6个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主要种植白萝卜、白菜、莲花白等“三白”蔬菜,规划面积6.5万亩,其中环城周边2万亩,其他乡镇4.5万亩,解决贫困人口2500余人就业。
同时,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多家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具体负责生产管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利润的55%平均分配给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人均享受一亩基地分红。
突出“精”:着力打造“苹果之乡”
威宁是“中国南方落叶水果基地”,也是贵州的优质苹果种植适宜区。威宁苹果已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威宁“冰糖心”苹果更是威宁苹果中的优质产品。
目前,威宁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当前挂果20万余亩,总产量约20万吨。2018年,威宁苹果以品牌价值2.6亿元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108位。威宁苹果已逐渐成为“生态美、百姓富”一大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升苹果基地核心种植区4000余亩,今年产量将超过5000吨,产值预计可达1亿元。苹果全面进入采摘期后,海升苹果基地用工需求量剧增,每天用工数量均在300人左右,最多时达600多人,上百名工人在果园采摘苹果已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基地种植的苹果颜色红、品相好、含糖高、口感佳,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南昌、贵阳等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基地批发、零售价为10元一斤,销往各地超市将翻倍零售。
突出“亮”:着力打造“茶叶之乡”
威宁香炉山茶园作为省级龙头企业,采取“抓基地,重技改,保质量,上品牌”的发展思路,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扩建厂房2000平方米,现有茶林3500余亩,固定总资产近5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700户,其中贫困户65户,解决农村劳动力4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60余人。
香炉山茶园位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茶树种植基地的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2279米,是“世界最高海拔茶园”。威宁炉山茶“茶多酚”含量为23.04%,名列全省71个名优茶第11名。威宁以示范带动为基点,以观光旅游为支撑,以乌撒烤茶为依托,打破“就茶论茶”的传统思维,打造“威宁乌撒烤茶生态观光园”。改善了炉山镇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环境,项目总投资为13608.59万元。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宗旨,以占有“市场”为导向,以建设“绿色威宁”为目标。在发展林下茶叶种植同时,创建新茶园、改造老茶园,大力打造“原生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高原有机茶叶品牌。香炉山茶园在贵州高山有机绿茶生产研发中,融入浙江生产技术和自有的传统工艺,研发出草海牌香炉山茶系列和乌撒烤茶系列共11个产品,特别是“乌撒烤茶”的研制可以说是国际饮茶方式的一绝,是乌撒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并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