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9-27

威宁着力推动 蔬菜产业提速转型

作者:赵琴 时间:2019-09-27 阅读:196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威宁大力发展“短、平、快”的蔬菜产业,突出抓特色、抓规模、抓成效,着力推动全县蔬菜产业提速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抓好产业布局。以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全力打造草海镇、双龙镇等为中心的冷凉蔬菜基地,坚持要素集中,将用地、用水、用电、资金、人才等方面要素向蔬菜产业集中。坚持适时适地适种原则,选取白菜、白萝卜、莲花白“三白”蔬菜为主,辣椒、菜薹、西红柿、豌豆尖、香葱等为辅,因地制宜的安排品种的布局。
  抓好设施建设。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力度,结合蔬菜基地的实际需求,按照高标准建设一批和基本型建设一批的原则,全面抓好20万亩蔬菜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协调招商局集团、恒大集团、贵州省现代物流集团等企业帮扶做好冷链配套建设。特别是对6.5万亩易地产业扶贫基地的配套建设,全力加快进度,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抓好技术服务。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工程,大力开展蔬菜实用新技能培训与指导。大力推广机械化,发展多种形式的蔬菜农机社会化配套服务,提高蔬菜机械化作业水平。抽调技术人员下乡蹲点指导,确保每乡镇至少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落实技术服务和农业保险,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抓好产销对接。推进蔬菜“六进行动”,在确保营养搭配合理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县内蔬菜。积极拓展县外市场,成立蔬菜销售专班争取蔬菜订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用好各级信息平台,广泛发布农产品信息。
  抓好群众务工。充分吸收贫困群众到基地务工就业,下更大力度组织更多贫困劳动力到蔬菜基地务工。就近落实务工群众食宿安排,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产业红利,实现致富脱贫。
  抓好人才保障。着力转变思想,完善扶持政策,形成工作机制,把全县蔬菜方面的能手大户都集中起来,把外出务工的精干人员吸引回来,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形成蔬菜产业发展合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系统归纳总结,反复消化吸收,结合威宁实际,迅速推动威宁蔬菜产业在规模质量、体系建设、产业扶贫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