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09

威宁颁发首批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证书 83个村喜领国字号“身份证”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19-10-09 阅读:258


 

颁证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国庆前,威宁首批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颁证仪式在麻乍镇戛利社区举行,来自全县83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拥有了合法的国字号“身份证”。
  “以前我们村的合作社搞经营,市场带动差,村民容纳弱,生产的农产品无法直接对外销售,没办法和市场直接对接。现在有了国家承认的‘身份证’,戛利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容纳了全村村民,利用村集体资产进行贷款,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市场经营活动,不断拓宽市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的路子也越来越宽。”颁证当天,戛利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桂龙会刚领到登记证后,第一时间就在社区向大家宣传这张小证书的大作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威宁首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将以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在资产管理、资源开发、发展经济、服务成员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特征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有利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威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切实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巩固发展好“村社一体”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模式,把集体资源资产用活用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乡村产业,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威宁39个乡镇(街道)628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并已全部通过县级自查验收,共查清集体总资产6.743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133.2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6.23亿元;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28.44万人,完成583个村(社区)股份量化,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83个,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踏石留印、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