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幸福
作者: 时间:2019-10-09 阅读:180
(上接1版)
上个世纪80年代威宁广大农村,谁要是有一个录音机或者收音机,在乡村小路上一路放着,那可是稀罕物,风光得不得了。板底乡安坪社区群众廖孝元曾经外出经商,是寨子里见过“世面”的少数人之一。据他回忆,当时他带回来一个录音机,可以用磁带放当时的流行歌曲,一时间引来寨子里许多人的好奇,大家围着录音机嘴里不停发出赞叹声。
如今,随着家家户户通电了,录音机早已变成了“古董”,甚至找不到踪影。
廖孝元说,2003年寨子里通电后,电视机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老百姓腰间也开始有了移动电话。
闫国军是寨子里第一个用电话的村民,他家也是寨子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家。据他介绍,他的电话几乎成了寨子里的公用电话,村民外出务工有事打电话回来,接电话和打电话都是借用他的电话。每天深夜,他家都人满为患,村民自发来他家看电视节目,常常几十个人围着一个电视机,人气爆满。而他常常乐呵呵招呼大家,为大家泡茶端水,俨然成了一个服务员。
如今,在农村六十五英寸的大彩电都不是什么稀罕物,许多村民都用上了抖音和快手,手机才是农村最抢手的“宠物”。也许有一天电视机也像录音机一样会变成“古董”。
“小康电”建设
——点亮寻常百姓家
时下,走进黔西北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座座高压输电线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线,充足的电力让群众用电极为方便,曾经隔三差五就断电停电的现象已悄然远去。
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计划项目动态总投资为6亿多元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落户威宁,这是威宁投资最大的电网改造项目,这对于负责项目实施单位的威宁供电局来说,也是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巨大挑战。该工程项目涉及全县33个乡镇,552个行政村共80544户群众,项目包括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822公里,新建改造0.4/0.22千伏线路4344.76公里,新增及改造配变1236台,户表80544只。
2018年以来,威宁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是毕节地区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和35千伏新建输变电工程有序推进;新区变、盐仓変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现已投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中心村电网升级和低电压台区整改工程有效实施,三大工程攻坚战如期完成,大大提高了供电基础,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电压合格率稳步提升,并且实现了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为智能化电网建设奠定基础。
2019年,威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5.6亿元,计划新建10KV及以下线路2657千米,计划安装配变1719台,容量188645千伏安。今年1至8月,威宁全县累计完成供电量83003.1100万kWh,同比去年增长1.54%。完成售电量76814.3213万kWh,同比去年增长2.92%;完成全年计划13亿kWh的59.09%。
“我们致力完成县内极贫乡镇电网升级改造,特别是84个深度贫困村的电网升级,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县供电局还开设绿色通道,主动服务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生产、大棚蔬菜、苹果基地、马铃薯种植等惠民惠农项目,切实为脱贫攻坚贡献供电力量。”威宁供电局局长金辉说。
如今,威宁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用电器全面进入每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村民早已告别了世世代代用松明、煤油、蜡烛等方式照明的时代。
“小康电”建设项目中的同网同价工程,让广大农村用电户在享受了电力带来的幸福外,在电费支出上更是实实在在地“赚”了一笔。目前,威宁共实现了91654户用电户的同网同价,若按每户标准35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为用户减少了户表报装费用3207.89万元。
“小康电”建设,彰显大民生,点亮山村万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