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烟套菜”一份土地两份收入
作者:况清 时间:2019-10-11 阅读:196

村民正在“烟套菜”地里砍烟杆
时下,走进石门乡年丰村、新合村、营坪村等主要种烟区田间地头,随处能遇到在烟地里忙碌的村民,有的忙着在烟地里种植莲花白、有的忙着在已经种好莲花白的烟地里砍烟杆、除草,和以前秋冬季节荒凉的景象相比一片生机盎然,好不热闹。
谈及烟地里套种菜这一做法,村民无不拍手称赞,“以前烤烟采收后土地就闲着了,要等来年开春才开始种。今年8月初开始采收烟叶后,我按照村里的安排,在自家的36亩烤烟的烟窝脚种上了莲花白,目前种下去的莲花白长势良好,再过个把月就可以上市了,预计一亩烟地种上蔬菜在原来的基础上至少能增收2200元,36亩烟地能增收79200元,加上种烤烟的90000元,脱贫致富没问题。"石门乡年丰村贫困户刘安文高兴地说。
石门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土地支离破碎,冬季气候寒冷,村民常年种植玉米、土豆等低效作物,效益低,增收困难。为了提高群众收入,石门乡大力发展“三白”——白菜、莲花白、白萝卜等蔬菜种植,通过蔬菜种植基地及农户种植的同时,还依托全乡的烟地进行种植,在采收第一、二次烤烟后,把提前育好的蔬菜苗套种到烤烟脚下,烤烟属于高肥料作物,可以充分利用烟后的余肥,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在烟地套种蔬菜,增大了土地复种指数,使石门的烟地生产由原来的一年一季,变为如今的一年两季,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开始,老百姓不敢在烟地里套菜,怕影响烤烟的生长,我们村两委就带头自己种。看到长势良好的蔬菜,村民纷纷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参与进来,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种植面积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如今的2138亩,涉及贫困户179户。”石门乡年丰村党支部书记陈大明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石门乡大力推广的烟套菜项目充分发挥该乡“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村民自治模式,根据该乡制定的“3211+N”贫困户帮扶计划,按照“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由村委会在烤烟种下去后,开始集中育苗免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增加收入,而非贫困户领取苗栽种后,待蔬菜收购后归还育苗成本。乡里提前与公司签订蔬菜保底收购订单,成熟的蔬菜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格保底收购,为烟套菜的销售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促进‘烟套菜’产业健康发展,我们乡还专门聘请农业专家,到乡里主要种烟区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开展烟套菜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答疑解惑,为‘烟套菜’种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看到现在烟地全部套种上了蔬菜,石门乡组织委员马勋华满心欢喜地说道。
截止目前,石门乡全乡烟套菜面积达5000余亩,惠及农户500余户,原来的一份土地有了两份收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快车道,为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